第三章:声名远扬(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女主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苏瑶在青云镇的作为,如静水深流,默默渗透进小镇的每一寸土地,改变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
仲秋时节,金风送爽,镇中枫叶渐红,如天边的云霞飘落人间。苏瑶晨起,望着窗外那一抹抹绚烂的红,心中满是对新一天的期许。她在义诊堂中整理药材,手指轻轻滑过药柜中的各种草药,熟悉的触感与香气让她倍感安心。
此时,一位老农夫在家人的搀扶下,蹒跚走进义诊堂。他面色蜡黄,身体消瘦,眼神中满是痛苦与疲惫。原来,他患了一种疑难杂症,腹部肿胀,疼痛难忍,已多处求医无果。苏瑶赶忙迎上前,扶着老农夫坐下,轻声问询病情。她的眼神专注而关切,让老农夫在痛苦中感受到一丝温暖。苏瑶仔细地为他诊脉,脉象沉涩,如滞涩的溪流。又查看了他的腹部,发现有硬块且按之疼痛加剧。经过一番详细诊断,苏瑶判断这是体内气血瘀滞,加上长期劳作,脾胃受损,痰湿积聚所致。
苏瑶决定采用推拿与药物熏蒸相结合的疗法。她先点燃特制的草药熏蒸炉,袅袅青烟升腾而起,草药的芬芳弥漫整个房间。然后,她洗净双手,开始为老农夫推拿。她的双手如灵动的舞者,在老农夫的腹部、穴位间轻轻按压、揉搓,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有力,旨在疏通经络,消散瘀滞。老农夫起初因疼痛而紧皱眉头,但在苏瑶轻柔却有效的手法下,渐渐舒缓下来。
推拿过后,苏瑶将老农夫安置在熏蒸床上,用草药覆盖其腹部,让药力在热气的蒸腾下缓缓渗透。她守在一旁,时刻关注着老农夫的反应,调整着草药的温度与熏蒸的时间。经过数轮治疗,老农夫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腹部肿胀渐消,疼痛也减轻许多。老农夫感激涕零,他粗糙的大手紧紧握着苏瑶的手,声音哽咽:“苏姑娘,你是俺的救命恩人呐!俺这把老骨头以为就要交代在这病痛上了,没想到还能有今日。”苏瑶微笑着安慰他,让他后续仍需注意饮食与休息,按时来复诊。
随着老农夫的康复,苏瑶的名声在镇中又添一抹亮色。然而,这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与不满。镇上一位颇有名望的老大夫,自恃行医多年,见苏瑶一个年轻女子竟抢了自己的风头,心中愤懑难平。他与镇上几个保守的乡绅勾结,欲给苏瑶使绊子。
一日,一位年轻女子被带到苏瑶面前。这女子眼神迷离,胡言乱语,状若癫狂。老大夫在一旁冷言冷语:“苏姑娘,你不是医术高明吗?看看这女子,若是你能治好,我便服你。若是治不好,哼,你就莫要在这青云镇继续行医,以免误人性命。”苏瑶并未理会他的挑衅,只是专注地观察女子的症状。她发现女子并无明显的身体病症,而是情志受创,可能是遭遇了重大变故或惊吓。
苏瑶决定采用情志疗法与安神药物辅助。她先让女子在安静的房间休息,然后与女子的家人深入交谈,了解到女子曾因感情受挫,遭受打击后便一病不起。苏瑶心中有了计较,她每日陪伴女子,耐心地倾听她的哭诉与心声,给予安慰与鼓励。同时,熬制安神定志的药汤,让女子按时服用。在苏瑶的悉心照料下,女子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眼神恢复清明,言语也变得正常。
众人见苏瑶再次成功治愈疑难病症,对她更是钦佩有加,而那老大夫与乡绅们则灰溜溜地躲了起来,不敢再轻易挑衅。
经此种种,苏瑶意识到,要想让自己的医术与理念长久地造福青云镇,需培养更多的人才,改变众人的观念。于是,她与镇上几位开明的长者商议,决定在义诊堂开设医学讲学。消息传开,许多年轻后生,甚至一些女子也跃跃欲试。
在讲学的筹备过程中,苏瑶精心准备教案,她将自己所学的医术知识、行医经验,以及对男女平等、女性独立的思考融入其中。她亲自打扫讲学的场地,在堂中摆放桌椅,布置草药标本与医书典籍,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终于,医学讲学开课之日来临。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微风轻拂,带来阵阵桂花香。年轻人们满怀期待地走进义诊堂,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苏瑶站在讲台上,身着一袭素净的白衣,头发整齐地挽起,显得端庄而自信。她先讲述了医学的起源与发展,深入浅出地讲解人体的奥秘与疾病的原理。台下的听众们聚精会神,不时记录着要点,遇到不懂的地方便举手提问。苏瑶一一耐心解答,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黄莺出谷,在堂中回荡。
在讲学过程中,苏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讲述自己如何在困境中坚持学医,如何突破世俗的偏见。她鼓励女子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姐妹们,莫要被这世间的规矩束缚了手脚,我们女子亦能在医学的天地里有所作为,亦能成为拯救生命的英雄。”她的话语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众人心中,尤其是女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苏瑶在青云镇的医学讲学日益兴盛,她的名字也越发响亮。然而,树大招风,她的举动引起了县城中一些权贵的注意。这些权贵们长期受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认为女子就应深居闺中,抛头露面行医已是大逆不道,如今还聚众讲学,传播离经叛道的思想,这是对他们权威和传统秩序的公然挑战。
于是,县城的官府开始对苏瑶施加压力。他们先是派人到青云镇警告苏瑶,责令她停止讲学,否则将以扰乱治安、违背礼教的罪名逮捕她。苏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威胁,心中虽有波澜,但眼神依然坚定。她深知自己所做之事是为了改变女子的命运,推动社会的进步,绝不能轻易放弃。
在这艰难时刻,青云镇的百姓们纷纷站出来支持苏瑶。那些曾被她救治过的患者,那些在讲学中受到启发的年轻男女,他们围在苏瑶的义诊堂前,组成了一道人墙。一位老者激动地说:“苏瑶姑娘是我们的恩人,她为我们带来了健康和希望,她所讲的道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官府若要抓人,就先从我们身上踏过去。”众人纷纷附和,呼声震天。
苏瑶感激地看着这些乡亲们,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也不能连累大家。她决定前往县城,面见县令,为自己和医学讲学据理力争。在前往县城的路上,苏瑶遭遇了重重困难。一些受权贵指使的地痞流氓在路上设伏,企图阻拦她。
行至一处偏僻的山谷,道路两旁的树林茂密阴森。突然,一群地痞流氓从树林中窜了出来,他们个个手持棍棒,面目狰狞。苏瑶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她勒住马缰,目光冷静地扫过这群人。
为首的一个大汉,满脸横肉,恶狠狠地说:“小娘子,识相的就乖乖跟我们回去,否则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苏瑶微微冷笑,说道:“你们好大的胆子,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凶。”大汉大笑道:“在这荒郊野外,谁会知道是我们干的。”
苏瑶迅速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她发现左边的山坡较为陡峭,但有一些可供攀爬的藤蔓。右边则是一条小溪,水流湍急。她心中有了计较。苏瑶假装害怕,声音颤抖地说:“你们别过来,我跟你们走就是了。”说着,她慢慢地从马背上下来,同时悄悄地将手伸进腰间的药包,握住了一包刺激性极强的药粉。
地痞们见她如此听话,放松了警惕。当他们靠近苏瑶时,苏瑶突然将药粉朝他们撒去。药粉在空气中散开,地痞们顿时被呛得咳嗽不止,眼睛也被刺激得泪流满面。趁着他们慌乱之际,苏瑶转身朝着左边的山坡跑去。
地痞们反应过来后,恼羞成怒,纷纷追了上去。苏瑶虽然身形灵活,但毕竟男女体力有别,渐渐地,地痞们距离她越来越近。就在他们快要追上苏瑶时,苏瑶看到了一根粗壮的藤蔓,她用力一跃,抓住藤蔓,借助惯性荡到了山坡的一块巨石后面。
地痞们追到山坡下,四处寻找苏瑶的踪迹。苏瑶躲在巨石后面,大气都不敢出。她看到地上有一些松动的石块,便小心翼翼地捡起几块。当一个地痞靠近巨石时,苏瑶用力将石块扔了出去,石块准确地砸在了地痞的身上,疼得他哇哇大叫。
其他地痞听到叫声,纷纷围了过来。苏瑶趁机又扔出几块石块,然后朝着山坡更高处跑去。地痞们在后面紧追不舍,可山坡越来越陡峭,他们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突然,苏瑶发现前面出现了一个山洞。她毫不犹豫地冲进山洞。山洞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苏瑶摸索着向山洞深处走去,她发现山洞里有一些岔路。
地痞们也追进了山洞,他们在山洞里大声呼喊着苏瑶的名字,声音在山洞里回荡,令人毛骨悚然。苏瑶躲在一个岔路口后面,静静地等待着。当几个地痞从她面前经过时,她悄悄地跟在他们后面,然后又折返回去,朝着另一个岔路跑去。
地痞们在山洞里迷失了方向,乱成一团。而苏瑶则凭借着记忆和对山洞的观察,找到了一条通往山洞另一边的小路。她顺着小路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山的另一边。
此时,苏瑶已经疲惫不堪,但她知道自己还没有脱离危险。她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小村庄,便朝着村庄跑去。当她跑到村庄时,村民们看到她狼狈的样子,纷纷围了过来。苏瑶向村民们说明了自己的遭遇,村民们非常同情她,决定帮助她前往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