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陪你一起隐于野》创作感想:(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陪你一起隐于野》最新章节。

《陪你一起隐于野》创作感想:

尊敬的读者你们好!我在山村田园隐居了4年,创作了《陪你一起田园居》《归园田居日记》,《陪你一起归乡村》。

在**发表了几百篇文章,讲述我五年来田园生活的故事。

但是意犹未尽,又创作了这部《陪你一起隐于野》,讲述我的半隐式生活和故事。并且还准备了下一部《陪你一起隐于市》,以飨读书。

东山下的秀岭草木枯荣四次,不知不觉,归隐田园有五个年头。

我来自农村,天生有着喜好田园的基因。快退休时,避开拥挤,远离喧嚣,从城市搬到山村,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田园生活。

2018年我来到蓝田县三官庙镇韩岭村,东边山环绕,南有秀岭,西有面岭,植被丰富,生态良好,空气清新如同天然氧吧,村民自耕自食,怡然而居,岭上的那一剪闲云,一抹雾岚,一溪烟波,还有数亩闲田,几处茅舍,萦绕心间,再难忘怀。我记住了一个叫韩岭的小村。

这是一个远离文化中心的偏远地区,当我一开始走出城市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的就都是山和林子,村舍和庄稼。

山居夜无聊

夜幕降临了,在秦岭东麓山脉一个叫秀岭的山脚下坐落着一个韩岭村。此时的村里家家烛火已熄,只余阵阵蛙鸣声此起彼伏。

天怎么又黑了!我躺在炕上望着已经发霉的房顶,无声的叹了口气。

来到山村已经将近一个月了,他还是没有完全适应山村的生活。真是一点娱乐活动都没有啊!为了省油钱,家家几乎天刚一擦黑就得准备睡觉了。

透过月光,望着黑黝黝的房顶,屋子里的一切都显得朦胧了起来。

我知道我离开了家,离开了单位,离开了城市,离开了过去的朋友圈,刚开始的第一年,一个人在外,可是不知道是某种什么样的力量,在牵着我走向记忆和思念及渴盼情谊。

住在山里,很长时间不用手机,不讲话,不对外联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民国·李叔同《送别》

这一阕词,我年少时就能背得滚瓜烂熟,初中的语文老师还教会了我们歌唱,真的太美了。长亭之外,古道之畔,芳草悠悠,碧绿无涯。晚风吹拂着柳树,笛声断续。天涯与海角,知己散落何方?且就着一壶浊酒,尽这相聚的余欢吧,今宵一别后,山水迢迢,感受不到你的温度,连梦里都觉得寒冷!更不知什么时候,能再相聚?而人生的真相,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啊!

我想我的心里,记住的人一定太多太多,回忆的事很多很多,念想在孤寂中壅塞淤滞起来。

我告诫我自己,年纪大了,要离开城市,来到小地方,来到回园,一个守一方庭院,要向“隐士”学习,心情一直都在沼泽地边探脚,而到达不了需要的温暖。一直都在边缘徘徊,而进入不了沉实的腹地。

从来处到去处,从去处再返回,这有条不紊里,到底蕴藏着多少哀乐喜怒。是阳光唤醒了春天,还是春天唤醒了阳光,这样的时节仍然灰淡,易使人无绪,易使人获得短暂的失忆。

五年的田园生活教会了我“隐士”般的孤寂。

张蓬隐者曾告诉世人,能接受艰苦清简的生活,隐修者只是解决了生存的问题,而克服独住的孤独感才是他们最难通过的一关。没有定力、没有恒心的修行者是很难经受得住考验的。每年,山中都有修道不成反成癫狂的隐修者。

智均也告诉记者,“即使一个有修行基础的人,也不一定适合住山。那不仅意味着完全放弃物质享受,也意味着面对寂寞和孤独。”因此,每年有很多人住进终南山,又有很多人离开终南山。

五年,对于生活在闹市中的普通大众来说,显得那么短暂。可对这些长期在深山老林里生活的隐修者来说,则写满艰辛与不易。

失忆是一种幸福,麻痹着人的感官。

一旦麻木了,便无法在与他人交谈,便无法与这个世界亲近。

我们从不寂寞,却永远独自而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