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35世间再大,不过一处院子(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陪你一起隐于野》最新章节。

35,世间再大,不过一处院子

我当初选房子的时候,有个风水先生告诉我:建筑是我们生活居住的载体,一切的生活活动都离不开它,舒适的住宅环境不仅能带来愉快的心情,还可以带来身体健康。所以无论农村乡镇还是大城市都离不开四大要素:即有水、接近森林、向阳背风、地势高亢,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智慧总结的经验。一是得水,水能纳气,得水为上,风儿散而止于;二是依森林草原而居很清爽,绿色植物释发出大量氧气,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热的天气还可以散热,降低温度;三是向阳背风,享受阳光,干燥微暖;四是地势要高,避免水淹和潮湿。

这几条说的比较原则简单,我的经验比这个多,扩展为10条。

一,距离和交通便利,适合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切换

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不是出家当和尚,也不是“循世”当隐士,只是归园田居。

我们不能离开自己工作几十年的地方,抛弃大本营,离开亲人,离开朋友,过独人的生活。

必须依托大城市,依托自己的单位,有稳定的收入,有生活来源,有医疗条件。

必须依靠自己的大家庭,与亲人团聚,与老伴互相照顾,与儿女定期相会,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城市固有城市的繁华,乡村自有乡村的浪漫。

因此我们寻找的田园乡村,不能离城市太远,不能离自己的家太远,我寻找的蓝田县三官庙,离我家60多公里的路程,我从家里上绕城跑20多公里,走G40高速到蓝田县城20公里,从县城到三官庙20多公里,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这样的距离,这样的路程,一脚油门就能到达目的地。我可以实现城市和乡村的自由切换,实现熊掌和鱼可以兼得。

二,海拔和气候温度要适宜

西安是四大火炉之一,夏天炎热,酷暑难熬,我们选择乡村,归园田居,就是要找个凉快的地方避暑。

我选择的这个地方在岭上,海拔900多米,比XA市的气温低4度,加上风多风大,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三,田园风光要美丽

陶渊明找到一个世外桃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明这个地方有独特的景色,有山有水,有境有意,才能使人们向往,住的人赏心悦目,喜欢才能长久,爱好才能有兴趣,有动力。

古人们向陶渊明学习,大多寄情于山水。在这方面写了很多名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林之间,动静相宜,进退有度,人与自然亲近相融,建筑与山水相映成趣。溪流和山风,繁茂的绿色滋润着生活的灵感,声声鸟鸣撩动着诗情画意......在这里把日子过成诗,也更明白了,生活意境绝非金钱堆砌,却与自然有关。

一草一木皆有情,一动一静皆醉人。身在其中,也能进一步体会到古代文人之所以钟情于田园生活了。

我选择的素心谷,在蓝田三官庙古镇附近,坐落在秀岭的山梁上,往东看,沟壑纵横,早上能看见太阳从山梁升起;往南看,是不远的秦岭,远山淡影,往西看,是村舍,能看烦烟袅袅和落日的余晖。

四,依林而居,树木不仅是绿色的风景,而且能够制氧,遮阴挡风。我寻找的素心谷这地方秀岭绵延起伏,视野开阔,可以看见葱郁的丘陵,和肥沃的田野,生长着茂密的树林,有榆树,杏树,红叶李,女贞等树连绵不绝,无边无际,一直消失在云雾的深处。

五,田园化和庭院化。我当时选择归隐地方时,有人劝我到太白县买房,说那里是中国的夏都,平均气温15度,夏天不超过20度,特别凉快。我对朋友们说:我的标准是田园化和庭院化,如果在太白县买一处楼房,就是从西安大城走到太白的小城,从西安的大楼住到太白的小楼,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我想找个山区民宿,有个庭院过田园生活。

又有朋友说咱们一块到太白县,退休的朋友多,能扎堆,可以抱团养老。我对他们说那是理想主义者的胡思乱想,扎堆就是小社会,是社会就会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恩怨情仇,就会有矛盾,就会有分歧,就会有争斗……尤其是退休了无所事事,无事生非,无中生有,无病呻吟……经常在一起吃喝玩乐,也不适合养生……

人少,圈小,事净,无忧、无虑……

人多,圈大,事杂,无端、无明……

酒圈、牌圈、舞圈、乐圈、画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