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初露锋芒(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棠邑情缘》最新章节。
已是深秋,早晨刚刚上班,工厂的树上白晶晶地挂着霜花,地上的法桐树叶随风起舞着,整个厂区的道路显得异常清冷。
会议室里,厂长刘自清、党高官王振军、技术副厂长袁培锐、技术处处长张胜海,技术员曾俊、张北顺、蒋华国正围坐在一起,会议桌上摆着一个零件,这是王振军从外贸公司转过来的来件加工。
此时,正在进行的就是13508ANU产品的开发论证会。13308ANU产品是王振军从山北省机械进出口公司引进的产品,进出口公司给了基准价,并告知了年度批次及每批次数量。刘自清、王振军热切地看着袁培锐,他们知道,一旦此产品系列化,这将是工厂的另一个增长点。
袁培锐看一眼张胜海说:“这个产品,我昨天和张处长在一起探讨了一天,初步判断,我们无法上马这个产品,因为我们不具备这个技术能力,更不具备这个加工能力。”
刘自清皱着眉头:“这个就是来件加工,比着做就行了,何谈什么技术能力,就我们现有的技术能力还不是绰绰有余。”
王振军听了,也是心里一凛,他知道袁培锐毕业于西工大,张胜海毕业于哈工大,这都是工科里面响当当的名校,而且他两个一个是技术厂长,一个是技术处长,他俩要是说不行的话,那还不是判了死刑,看来自己白白忙活三个月。
袁培锐说:“这个不能看零件的大小,不能看零件的外观,要是把零件整体看起来的话,几个关键点的技术参数要求非常高,这是我们没有做过的,图纸我们好出,关键是加工,我们的加工工艺、加工手段很难保证。”张胜海在一边不住地点头。
刘自清的心凉了半截:“那设备方面呢,我们的设备也不行?我们可是刚刚进行过技术改造。”
一直沉默不语的张胜海说:“我们虽然有许多新设备,但都是普通设备,尤其是有两个工序,我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加工设备,硬是用我们的设备加工的话,那就是拼人力,而且废品率将不可想象,生产成本会非常高,根本不具备供货条件。”
一直坐在那里的曾俊没有说话,拉过零件仔细看着,这样级别的会议根本没有自己说话的份。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会议的结论是暂停13508ANU产品开发,曾俊和蒋华国把13508ANU产品搬到了技术处样品室。
吃过午饭,曾俊又来到样品室,看着13508ANU产品,拿出纸笔,草草画着图,回到技术处。
再次仔细看了半天,想着去打电话,但转身就走了出去,来到袁培锐的办公室。
曾俊给袁培锐打声招呼,抓起桌上的电话,电话打给了杨川永,借着他老爹的关系,杨川永分配到了机械厅,这算是最好的单位。
曾俊给杨川永说着13508ANU产品,说着自己草稿上写的技术参数。
袁培锐在一边静静地听着,好家伙,这还没有放弃,这电话打到机械厅去了。
杨川永在电话那头喊着:“你这讲了半天了,这不就和我们几个搞的那个8090产品类似吗,还不就是那两道工序的事,你们肯定没法做,省内能做的厂家确实没几家,但第三机床厂能干啊,不用你去找他们,我是机械厅的,你来找我啊,我一句话的事。你等等,我问问第三机床厂的师哥李革文,他在第三机床厂负责技术。昨天,李革文来机械厅办事,我还和他一起吃的饭。”
曾俊放下电话,对一直看着自己的袁培锐说:“袁厂长,这个产品和我在学校做过的产品类似,那时在学校,我们也碰到了难题,是李亚敏教授帮着解决的。这个产品,我感觉只要克服这几个点就能加工,你看,就这几个点。”曾俊把自己画的草图给袁培锐讲解着,说起自己和杨川永几个人在校期间接的活。
袁培锐不敢相信地看着曾俊:“你在学校三年级的时候就做这个了,我们厂可没接触过类似的产品,加工工艺一抹黑啊,你们几个同学可真行。”
这时,杨川永打来了电话:“你快点来吧,我给师哥李革文说好了,他那边能加工,就是外协两道工序,这起码在省内,只有两家工厂能加工,算是找对了。我们做的那几个产品,人家就是给三机床加工的。你快点来,来的时候提前告诉我,我提前喊着闵海霞、李锐。”
曾俊放下电话,对袁培锐说:“袁厂长,你也听见了,这个打电话的是我同班同学杨川永,他在机械厅,正事干不多,散事不少干,本事大着呢,我要是去的话,他保证会给予全力协调。第三机床厂那边,他找的是我们的师哥李革文,我和杨川永做项目的时候认识的,李革文是第三机床厂分厂的技术厂长,和我们关系也铁得很,一起开发了几个新产品,多次在一起探讨技术问题,当然,我们都是李亚敏教授的学生。我觉得这个产品还有戏,你看看怎么办?”
袁培锐看着曾俊说:“你这马后炮啊,你上午开会的时候怎么不说,走,咱俩去找刘厂长,他还不是很高兴。”
曾俊说:“会上哪有我说话的份,再说了,要不是你先介绍产品,我也把握不了那么仔细,这个产品和我们做的产品也不完全相同,还是有不同点,其中的不同点我也是会后再琢磨的,还有,我怎么也要先和你这分管领导汇报吧,心里有数了才说,不能乱充能、乱放炮吧。”
袁培锐点点头:“真有你的,好,咱俩去汇报,如果领导批准了,你明天早晨就去泉南,让小樊开桑塔纳去,全程陪着你。我也想上这个产品啊,也是心焦,说不定山重水复呢,这要是上了这个新产品,我们厂的技术水平等于上了个新台阶,这可是出口德国的产品。唉,咱技术处的那几个老家伙都一筹莫展,没想到你竟然干过。”
两个人来到刘厂长办公室,刘厂长打电话叫来王振军,四个人又一起来到样品室,看着13508ANU产品。
曾俊指着产品,拿着自己的草图,向三位领导说着,最后的结论就是,这个产品可以做,个别难点也可以克服,如果需要的话,自己就去泉南,就去第三机床厂外协。
王振军皱着眉头:“我们去找第三机床厂,我们这云游的小和尚,人家的庙太大,人家不会理我们的。”
曾俊说:“王书记,我做过类似的产品,我已经和第三机床厂的我师哥联系好了,就我们的这个批量,他们具备这个加工能力,他们有加工专机,有配套的大型立铣,平常设备不是很忙,我师哥说他会全力以赴协助,我们厂可以和他们签订加工协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