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通行证(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78光辉岁月》最新章节。

“王叔,我真不需要任何奖励,只有一个要求,不要把我这事大肆宣传,首先我这事不值一提,相对于你们这些一直为国为民付出整个青春的老前辈们。

我这点事真的不值一提,你们的价值是这区区百万能比的吗?你们担负千斤重担,而我只是尽我所能做出那么一点不足挂齿的事罢了。

其次,我要感谢国家对我的栽培,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我哪能有心思写作。

我想要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相信终有一天经过我们不断地努力,我们会成为全球超级大国。

最后我想说,如果我这事被曝光出去,会寒了很多人的心,只因为我偶然间写出的一本书卖了那么高的版权费就被表扬了。

那么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就被否定了吗?还有千千万万的文学创作者,不能让他们认为写书就是为了赚钱,失去了对文学的敬畏和追求。

如果要说有什么要求?您给我个通行证就行了,要不然去哪里都要介绍信,我想去祖国大好河山看看。

我写庐山,都没去过,就是根据地图册的信息描写,我想要把咱们的大好河山写进书里,让更多的海外侨胞和老外们见识见识咱们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让他们过来玩,过来消费,为咱们创汇做出一点绵薄之力。

我只是做了一件我应该做的小事,在座的哪个不是在为国奉献,各位前辈们不要觉得我多了不起,我只是运气好了罢了。

所以我再次恳求,不要把我这事曝出去,我只想默默地为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想过多的名利干预我的创作之路。”

王卫国看着陈实就差来一句:“老师还有啥传授的吗?您这思想觉悟,简直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啊。”

在座的人员也都由衷佩服陈实啊,只求个默默奉献啊。

“好好好~好好好~”王卫国一连说了好几个好,陈实这觉悟和格局太高太大了。

扪心自问,王卫国遇到这事,如果这年纪,能不能做到陈实这魄力和觉悟?不是一千啊,是一百万啊。

好小子,真的好小子啊,王卫国越看陈实越喜欢,自己也没个闺女,否则就撮合撮合了,这小子未来可期啊。

“你想进作协吗?”王卫国看向陈实问道。

“不想,我目前只想安心创作,争取再次赚外汇。”

陈实内心一万个拒绝,进去干嘛?有那时间去街上收破烂不香吗?

“那好,我给你弄个通行证,你就挂在我们文旅单位下,主要负责帮我们宣传宣传文化旅游这块。

小陈啊,你这样的年轻人太难得了,你放心,我们会尊重你的,不会大肆宣传这事。”

陈实内心一阵暗喜,为啥?因为通行证。

这不得不提招商局第二十九任董事长了,招商局是1872年由李鸿章创办并担任第一任董事长。

而二十九任董事长是袁庚,此时的招商局属于名气大,但基本属于空架子了,可袁庚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啊,牛人一个。

他在1978年以招商局名义给中央上报过一些开放建议,想要在宝安蛇口公社内境内建立工业区,1979年宝安改名SZ市。

1979年袁庚上京见老领导,再次提出自己的构思,并希望能得到一块工业用地,领导听完他的构想后,用红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把宝安一个半岛给了袁庚。

这个地方就是日后的蛇口工业区,这一年,高层选择了八家国企开始试点改革,天下风云出我辈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让有能力的人去做有能力的事,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除了袁庚,还有首钢喜欢留大背头的厂长周冠五也是个牛人,他制定的很多企业管理规则,后来成了国企的改革标准。

周冠五展开了一系列改革,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三个【百分百】管理法。

说起来也很简单,每个职工百分之百执行规章制度,发现问题百分之百上报,违规者百分之百扣除当月奖金。

这个管理法现在看来没啥新鲜,但放在改革初期这是让人十分震撼,对于纪律涣散的企业而言,这无异于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之后周冠宇又提出了国企承包制,“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

这十六字方针成为了国企改革的标准,有了这些改变,职工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

两人都是上过战场的军人,也都是年近花甲的岁数了,这种天生热爱大舞台的人,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死死抓住,放手去搏。

陈实要的这个通行证,就是去往特区的通行证。

1980年,特区那边率先尝试了房产销售模式,就是把房子当成商品卖给个人。

陈实要这个通行证过去买房子,哪怕只买一套,未来几年他就可以去特区捞金了,那可不是一百万美刀。

这张通行证对于陈实而言,是无限价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