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女人的坏事能力有多强(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景泰夺权指南》最新章节。
于谦已经借着大都督府的名义开始了调兵,为此坐在回王府的马车上,朱祁钰就看到路边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五城兵马司士卒与各官府衙门的衙役。
朱祁镇搁土木堡大败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京城已经开始乱了起来,官府正在极力维稳。
在京营整顿完毕前,京城的乱像还得持续一段时间。
叹了口气,朱祁钰将跟着他一起去郕王府听用的兴安叫到窗前道。
“兴安啊,你去让于尚书传令下去,让人将京城的几个门都敞开了。”
“若是有人想要南逃,就让他们走吧。”
“郕王爷,这。”
听到朱祁钰的话,兴安有些不理解。
这现在京中正是缺人的时候,就这么让这些人都跑了,谁来守城?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要阻拦,随他们去吧。”
看出了兴安的疑惑,朱祁钰也没有详细解释的打算,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去传命令。
这个时候能跑的,全都是些大户人家,带着金银细软,一溜烟儿的就没影了。
而那些个小民小户,根本就没能力,也没那个钱粮支持他们跑。
把那些大户留在城中,遭人恨不说,等到也先攻到京城之下,若是有人当了带路党,那才叫麻烦,毕竟百密总有一疏啊。
放下窗帘,听着马车在回府时,车轮咕噜咕噜的滚动,朱祁钰的思绪也跟随着飘到了历史上的景泰年间。
如果说朱祁镇是个厚脸皮的政治生物,朱祁钰是个被强行扶上皇位的懦弱之君。
那么汪美麟。。。
高情商:性格刚烈。
低情商:傻叉娘们。
毫不夸张的说,历史上的景泰、于谦等人,就是让汪废后一句话给活生生埋了的。
她一句话引起的政治地震,其效果堪比当年司马懿洛水盟誓后杀曹爽三族,造成大规模的道德体系崩塌。
她的话,不但坐实了景泰的不得人心,还给正统复辟奠定了基础。
正统十四年,景泰被于谦赶鸭子上架,击退也先之后,对于要不要将朱祁镇弄回来,大明朝堂之上就陷入了滔天的党祸之中。
前朝对于如何处理朱祁镇这个太上皇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而皇宫之内也是斗了个鸡飞狗跳。
孙太后和吴贤妃这俩朱瞻基的女人,吴贤妃不是宫女就是罪女出身,早年的经历,导致她的性格上相比于斗倒胡善祥的孙太后,更要显的谨小慎微。
但在这个时候,景泰登基,加吴贤妃为太后,而汪美麟也成了皇后,借夫势,性格强势的她从孙太后手中接过了宫中大权,这才让景泰初年,朱祁钰和朱见济这个庶长子都在宫中没病没灾,活蹦乱跳的。
这段时间的景泰,对汪美麟那都不能说是宠爱,那已经叫放纵了。
景泰年间两次大明历史上难得见到的皇后下懿旨做事儿,都是汪美麟干的。
正统十四年正月,汪美麟给景泰生下了嫡长女。
景泰元年到三年之间,汪美麟又给景泰生下了嫡次女。
但此时的景泰需要的是儿子,是嫡子。
时间到了景泰三年,此时景泰的皇位已经坐稳,而换太子也来到了最后的窗口期——庶长子朱见济七岁,侄太子朱见深五岁,都已到了开蒙的年纪。
景泰想要换太子,就必须要赶在太子开蒙之前。
朱祁镇一系本就有着众多支持者,一旦太子开蒙,组建了东宫班底,那么景泰就真的是给自己哥哥一系打白工了,到时候他就再想换太子,也已经做不到了。
(参考万历国本之争,太子朱常洛和福王朱常洵都不是嫡子,但太子比福王开蒙要早,有了羽翼后万历再是想换都换不动)
在这个敏感时间点上,孙太后托人给汪皇后带了个话,甚至可能因为汪皇后能四处走动,她亲自给说的。
现在已经是景泰三年,我听说前朝正在讨论要不要换太子,杭贵妃有个儿子,而你汪皇后只有俩女儿,这情况让我很担忧啊。
二十四年前(宣德三年),这大内皇宫那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犹在眼前。
想当年,我孙贵妃以子为贵,而胡皇后只有俩女儿,最终胡氏被废,我孙氏上位,成为了这大明母仪天下的皇后。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如今这个紧张的时刻,小汪啊,你要考虑清楚了,一个不注意皇后之位可就没了哦。
以上内容,纯属猜测,这话有没有人对汪皇后说没说过,不知道。
但胡善祥被废之事,一定对汪皇后造成了影响。
此时,或许是心中对有生育能力的汪皇后的惭愧,亦或者说是为了让她闭嘴,景泰对汪皇后家人可谓是极尽殊荣,遍观大明一朝,就算万历对郑贵妃家的恩宠,都难以比较。
祖父汪泉,连升四级,从正三品升为正一品左都督。
父亲汪英连升五级,成为正一品右都督。
四个兄弟汪玺、汪瑄、汪智、汪玉也从白丁分别升为正四品指挥佥事、正五品千户、正六品锦衣卫百户。
给了这么多的好处,景泰心里寻思着,这下皇后应该不会多说了吧,我那长子再怎么是庶出,他也要管你这个嫡母叫声娘啊。
然后,就在景泰找大臣开始走废太子流程之时,汪皇后跳了出来,一句话就将景泰送进了地狱。
若此,恐碍监国名。夫犹是祖宗之天下,已代之为帝而反其子。让也,让则公,公则贤名皆归之。
如果这样做(废太子),恐怕会妨碍到监国的名声。这天下是祖宗传下来的,你只是暂时代为称帝,最终还是要归还给你哥儿子的。如果主动让出去,那就是谦让,谦让就会显得公正,公正就会使贤良的名声都归你。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你要是这么做,换了太子,就不是贤良之君了。
这种话,搁古代那种礼法森严的宗族社会,你就很难想象她是怎么在丈夫已经做决定的情况下,敢说出来的,民间大房二房抢家产的破事儿还少吗?
更别说这还是皇宫,可是没少发生过老人含泪提携新人去和宠妃斗的剧情。
汪废后的话一出,你别说是徐有贞、石亨这种骑墙派了,就是于谦、王文、范广这种铁杆挺景派恐怕都得眼前一黑,脑子里嗡嗡滴。
不是,老大,你这到底是想换太子,还是不想换太子啊。
不想换,你就给人提前通个气,咱走个形势,我们把你往高捧,捧成圣人。
想换,你连你老婆的嘴都管不住的吗?实在不支持你把舌头给剪了啊!
这话是这个为人妻的女人能在朝堂之上,在大庭广众之下当众说出来的?!
知道我们为了给你男人办这事儿,犯了多大的忌讳吗?
黄矰那换太子的奏章上来,内阁群议之时,收了你男人钱的内阁辅臣陈循,硬抓着不愿签字的吏部尚书王直的手,在奏章上签的字啊。
(陈循这人能处,收钱他真办事儿啊【狗头】。当然,叫门的为人懂得都懂,大概率因为这事,陈循在叫门复辟后就被廷杖一百,贬戍铁岭卫,削籍为囚,天顺五年释放为民,六年去世。成化六年,于谦平反,陈循也才被跟着复官赐祭)。
人请了,客到了,你老婆大庭广众之下宣布,不同意这门婚事,额,不对,是不同意换太子。
我们这边都开始走流程了,你自己后院的事儿还没安排妥当,突然就起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