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看上了国家的光刻机(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港岛之王:娱乐开局招莉智为秘书》最新章节。

也不知为何,李廷远就是对李嘉城那家伙不爽,再加上一帮大佬,对去大陆投资不是太积极。

他当即打断了李嘉城的询问,扫视了一圈大佬:“我相信,未来国内必定是一方热土。

而且搞科技事业,其实也没那么难,只要肯砸钱就行。

既然祖国需要,我愿意做个表率,我会投资2亿米元,在大陆创建一个科技企业。”

这个时候的5块多港币,才能兑换1米元,所以,2亿米元,就相当于11亿港币了。

李廷远等于是砸出了十分之一的身家。

当然,也不是白砸的。

这么做既能让大陆官方好感,而且,他也确实要进军大陆。

不过,具体的投资什么科技项目,那就必须要去大陆考察考察再说。

一帮人听他说这话,都是有些诧异的看着他。

2亿米元可不是小数目,就算是他们这些大佬,想一次性拿出2亿米元出来投资,那也需要准备好长的时间。

而李廷远一个毛头小子,居然张口就来。

他是随口说说,还是真有那么多的钱?

莫说那些港岛资本家不相信,就连何副部,以及深城的三领导李相良,都难以置信。

李廷远见现场就像被按了暂停键般,不禁笑了。

他知道那些人在怀疑,不相信自己有那么多的钱。

但他也不打算解释。

何副部见又冷场了,不禁满心苦涩,这个招商会开的,真特么的憋屈!

他暗暗叹息一声,不得不出来救场,虽不相信李廷远真能投资2亿米元,但却也对李廷远的抛砖引玉很感谢。

为了表现出该有的热情,他快速调整情绪,一副火热的样子:

“我代表国家和人民对您的投资,表示欢迎,并将给予你最大的扶持。

不管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和我说,我们一定大力配合。”

虽然今天这个招商会,办得有些虎头蛇尾。

但,李廷远这一项虚假‘投资’,就足以挽回一些颜面了。

那可是2亿米元啊。

整个华国,去年一年的外汇储备,也不过20亿米元。

李廷远只得配合着表演了一下。

很快,宴会就在诡异的气氛中,到了尾声。

其他人都离开后,何副部特意将李廷远留下,一脸严肃:“小李同志,你确定去祖国投资2亿米元?”

这个问题他必须要搞清楚,要不然,回去没有办法交代。

李廷远无奈苦笑:“何副部是不是觉得我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啊?”

他脸色很快就认真了起来:“我就算再胆大包天,办事不牢,也不敢和祖国人民开玩笑,也不敢在何副部面前,说那些子虚乌有的事情。”

何副部尽管还有些难以置信,李廷远能掏出2亿米元的投资。

但见他一脸认真的样子,也不得不信:“那你打算投资什么产业?”

李廷远还真没有想好,要投资什么项目。

因为他现在手上根本没有任何技术。

就在他绞尽脑汁,想着该投资什么科技项目时,突然想到了后世看过的,一篇关于大陆光刻机的文章。

祖国是真的造不出光刻机?

祖国的芯片光刻工艺研究起步,虽比米国稍晚,但跟倭国差不多同时起步,比棒子国、宝岛都要早10年。

中科院60年代,就研制出65型接触式光刻机。

而那时光刻机巨头阿斯迈,还没诞生,直到70年代,才有了雏形。

70年代,中科院开始研制计算机辅助光刻掩模工艺。

70年代末,清大研制成功了第四代光刻机,精度达到3微米,接近国际主流水平。

江城无线电元件三厂,在光刻机的科研上,也有了20多年的技术积累。

然而,进入80年后,就形成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潮流。

光刻机项目和一系列军用、民用高精尖技术项目,由于没有了研发资金,纷纷下马。

这就导致了后来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下场。

正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李廷远想到了这里,目光灼灼的看向何副部:“我可以接手祖国的光刻机技术和项目,继续研究吗?”

何副部是工商部门的副部长,对光刻机项目自然是非常了解,不禁疑惑:

“光刻机项目已经下马,相关技术已经封存。”何副部疑惑:“你确定要投资光刻机项目?”

“我愿意以5000万米元的价格,接手科学院、清大、江城无线电元件厂的所有光刻机项目、技术,以及科研人员。

再投资2亿米元,在祖国投资建设一家科技企业,研究光刻机的同时,生产芯片。”

李廷远说完,就有些期待的看着何副部。

这个时候还没有进行国企改革,他还真有些摸不准,能不能将光刻机这一摊子接下来。

如果能接下来的话,以后这个项目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