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025,陆董想的周到(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娱金主》最新章节。
新年文化公司总部大楼,3月19日,上午十点。
顶楼会议室。
陆年和十几人在开会之前先看各人提交的本周工作汇总,工作安排是周一会议的事情,周五的工作是把这周工作收尾。
十来分钟众人相继看完,会议开始。
新年公司的架构和很多公司一样是按照业务分的,十多个部门:音乐、电影、动漫、媒体、电视、文学、艺人培养、艺人经纪、视频後期、视频特效等。
部门设置齐全,但部门大部分还空着。
公司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招人、花钱,在花钱的过程中把招来的人才培养出来,持续不断的花钱、招人。
会议的第一个目的是协同一下各部门的工作,看哪个部门扯後腿。
苏韵主持会议。
“动漫部门是怎么回事?一周了部门只增加了15人?”
“苏总,真不是我要求严格,而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太少了,很多学美术的大学生认为当画工没意义他们想自由创作。”
他们想当艺术家,他们觉得自己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应该是自由的灵魂。你让他们根据你的要求画画当工人?抱歉,这不是他们当初走上艺术道路的原因。
“那就先让他们进来自由创作,只要基本功底不错,就先养他们一段时间。”
他们之所以“安贫乐道”是因为他们没“物质丰富”的活过,等他们习惯一顿饭上百块而不是啃泡面咸菜时,他们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文学部门,和启点小说网站谈的收购,加4百万!”
“苏总,花1千万买?这个钱足够我们建五家这样的小说网站!”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统的报刊作为主要载体的文学运作模式彻底改变,网上小说的文学水平也许不如纸质出版的,但门槛低、内容丰富多样、传播快速。
文学是文化重要的一环,决定很多综合文艺作品的成就。
“1998年雅虎拒绝1百万美元收购谷歌时也是这么想的,四年之後雅虎拿出30亿美元都买不了谷歌。”
“苏总,我明白了,今天下午签合同。”
一个东西的价值,在市场是由供需决定的,不只是买东西的认为它值多少,也要看卖东西的认为它值多少。
新年文化的文学部门要买的不只是一个小说网站,还有一些著作版权。
“苏总,我有个问题。买一些流行小说、知名小说的版权我能理解,这个刘慈心虽然在科幻文学圈有点名气,他的这些著作不太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吧。”
当下華国没这个能力拍硬核科幻,想都别想。未来如果需要,为什么不未来再买版权呢,需要这么超前吗?
况且刘慈心很小众,销售最好的一本小说不过一年一万多本。
苏韵对此也有疑问,所以请陆董回答。
陆年起身,环顾众人,沉声道:“我们这些人聚在一起是在干什么?是为了我的理想还是为了共同的事业?每人内心都有回答。我想说一点,我们公司的成功一定建立在華国文化繁荣的基础上。”
“为什么要买小众的文学作品,明知道这笔生意一定是亏的?”
“我的回答是,華国文学应该丰富、多样。你们可以把这理解为扶贫,有太多贫穷的文化领域需要金钱支持才能繁荣。是的,这件事在商业逻辑上是亏的,但现状是只有我们会掏钱支持他们!”
众人反应强烈,有连连点头若有所思,有眼睛神采飞扬豁然开朗,有想鼓掌发现大家没动只好把手掌停在半空。
陆年坐下,心中挺无奈的。
身为上位者,你获得的绝大部分来自下属的信息反馈是“失真”的,他们是真觉得这番话有道理还是为了给老板做反应?
所以,陆年不想当总裁,特别是大公司总裁,很容易被下面的人架到云上对地面的状况看得模糊。
会议的第二个目的,是各部门负责人提出公司层面面临的问题。
新年文化鼓励每个人都站在公司正题的立场发现问题,当然这也许会变成对别的部门工作的指责。
“苏总,是不是有必要把视频後期和视频特效两个部门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少沟通成本,一部影视作品不用找两个部门协作。”
一周前只有“影视制作”部门,上周一才把这部门分拆为视频後期和视频特效两个部门的。
公司才起步,戏都没拍呢,自然这俩部门就没业务,这俩部门的员工上班时间主要是“熟悉环境”、“练习技术”清闲的很,别部门忙得要死的员工很羡慕。
苏韵解释:“我和陆董都认为这样更合理,因此增加的成本是必要的。视频後期偏向艺术性一些,剪辑、配乐、配音这些是每部影视都需要的。视频特效则少量影视作品需要,偏技术性一些。”
跨部门协作会提高成本,但也会降低风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