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早朝(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晋阳云梦》最新章节。
抵达金和殿时,家晋的目光瞬间被眼前壮观的场面所吸引。
殿内空间宽广而庄严,透过高高的拱形天花板,金碧辉煌的装饰让整个殿堂显得华丽至极。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落在青石地板上,映照出深色的石纹,连绵不断,宛如历史长河般流转。
两侧整齐排列着一大群身穿官服的朝臣,分列左右,每排至少十行,每行三人。这些官员神情肃穆,双手恭敬地握着板牌,低头望着家晋,沉默中透着一股无形的威压。
「陛下驾到!」一位衣着与小骰子相似的内侍忽然高声喊道,声音如雷,回响在金和殿的每一个角落,气势迫人。
家晋的心猛然一颤,他目光扫过这些低头下拜的朝臣,整个人不禁感到一丝莫名的压力。
「这是怎么回事?我可不是皇帝啊!」他心里开始发慌,心头飞快地掠过种种疑问,但脸上依然保持着一丝镇定。他迅速扫视人群,心中估算:「这里至少有六十人,情况不明,还是保持警惕为上。」
此时,群臣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洪亮整齐,如同洪钟巨鼓般震撼着家晋的耳膜,让他心跳不由加快。
见到陛下神情呆滞,小骰子悄然靠近他耳边,低声提醒:「陛下,该叫他们平身了。」
家晋猛然惊醒,掩饰住心中的慌乱,干咳一声,仓促应道:「平身。」
群臣徐徐起身,整齐的动作彷佛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带着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家晋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深处却一片混乱。他一向果断勇敢,作为一名系统分析师,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问题,他总能迅速找到解决办法。但此刻,这种宛如梦境般的情景让他无从下手。
「他们会说什么?我该怎么回答?」家晋心中焦急不安,眼神闪烁不定,他担心着:「这是哪个年代?这是哪个国家?我对这里一无所知,甚至连自己的身份都不清楚,又如何主持这场朝会?」
突然,一位年迈的官员从右侧第一排缓缓步入殿前。他年约八十,头发已全然银白,身形瘦削,步履沉重,脸色苍白,显得有些憔悴,但眼中透着忧虑与坚定。
他微微躬身,语气沉重:「启禀陛下,河谷旱灾情况严重,牵连甚广。已有二千多人死于饥荒,至少五万人正等待救援,缺水缺粮,情况危急。老臣恳请陛下增拨二十万两,并派员亲自督办救灾工作。」
家晋听到这番话,脸色微变,心中震惊:「这么严重!」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脱口而出:「好呀!快去救灾吧!」
然而,那位官员似乎预料到他的反应,随即追问:「陛下,那派谁去督办救灾工作呢?」语毕,朝堂上的群臣们开始低声议论,似乎对此事颇为关注。
家晋眉头紧皱,心中更为焦急:「我连他们的名字都不认识,难道要我随便指派一个吗?」他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嘴角勉强扯出一丝微笑,故作镇定地说道:「那你们中谁愿意去呢?」
群臣之间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一位约六十岁的官员从人群中走出。他身材挺拔,双目炯炯有神,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他微微躬身,语气温和地说道:「陛下,臣认为吏部右侍郎汤礼平可担此重任。」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右侧第三排的一位中年官员恭敬地向家晋行礼,准备走向殿前,接受指派。然而,气氛忽然一变,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寒风吹过,让金和殿的空气瞬间凝滞。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望向前方。
只见前排的一位官员缓步走向殿中央,他的步伐稳重,每一步都带着无形的威压,彷佛每走一步,空气都变得更沉重。
他看上去年约五十多岁,眉目冷峻,两颗眼珠如鹰隼般锐利,瞳仁中透着一股逼人的气势。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声音低沉而沙哑,彷佛来自地狱深处,他说:「陛下,臣以为户部左侍郎全明权更适合担此重任。」
他话音刚落,朝堂内一片沉寂,所有人似乎都在屏息等待家晋的响应。
家晋的眉头紧皱,心中更为烦躁:「汤礼平、全明权?我根本不认识他们,要我怎么选?」他内心虽焦急,却不得不保持镇定,微微一笑,淡然说道:「既然如此,那不如请两位侍郎各自说说,如何运用这二十万两去支援救灾工作吧。」
户部左侍郎全明权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慌张与不安。他的步伐有些踉跄,视线频频扫向那位瞳仁如锥的官员,显示出明显的压力。
全明权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兀,他僵硬地站到殿前,开口时的声音略显颤抖,语气中充满了犹豫与不确定。说了几句含糊其辞的话后,他便默默地退回原位,显得有些挫败。
相比之下,吏部右侍郎汤礼平的表现则从容不迫。他身姿挺拔,神情专注,似乎完全沉浸在他的发言中。他站到殿前,语调稳重而清晰地详细阐述了对灾情的了解及其救灾计划。
汤礼平的发言持续了至少十五分钟,殿内传来一阵低语的赞同声,显示出他的计划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家晋虽然对他具体说了什么记不清,但可以确定他已经做足了功课,展示了令人信服的专业能力。
家晋心中暗自评价:「一位像是智障儿,另一位则像是演说家,答案显而易见。」他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满意地说道:「那就请汤侍郎速去督办救援工作吧。」
随后,一位官员走到殿前,脸色凝重,语气坚定地说道:「启禀陛下,长明镇发生叛乱,叛党四处抢掠,焚烧官员及富商的府第。臣请陛下派兵剿灭,以儆效尤。」
另一位约六十岁的老人眼神明亮,声音平静却不失坚定地提出异见:「陛下,臣请求先派员查明叛乱的根源。据臣所知,叛党首领曾参与乡试,虽未在京试中被取录,但其品德修养在当地颇有名声。臣认为,可以先与他接触,了解他的动机,以便减少对百姓的影响。」
「丞相,你要让陛下与叛党谈判?那天子的威严何在?」建议派兵剿灭的官员冷冷地反驳,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他说:「请陛下立刻派兵剿灭,展示天子之威。」
此时,大群官员再度议论纷纷,家晋一时间感到无法决定。他沉思片刻,心中挣扎:「天子与叛党,其实也不过是人。如果能减少伤亡,天子的威严也未必特别重要。」
于是,他决定打破僵局,站直身子,声音坚定地说道:「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天子之责。既然如此,就由丞相指派一名特使前往了解情况,再伺机而动。」
「臣替长明镇的百姓感谢陛下的恩德。」丞相恭敬地鞠躬,说话时脸上带着感激的神情。
随后,又有一位官员走到殿前,脸色凝重,语气严肃地说道:「臣参户部侍郎邓贵贪赃枉法及私吞贡品,请陛下严惩,以正朝纲。」
「崔尚书,你这是在含血喷人。我没有做过这些事,臣冤屈呀,望陛下明察。」邓贵焦急地跪地,语气急促,目光中透着无助。
「陛下,这里有三份指证邓贵的供词,三位都是他的手下。」崔尚书说道,目光坚定,随后一名太监将供词递给家晋。
家晋示意太监大声读出内容,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读完第一份供词后,邓贵立刻跪下,声音颤抖地说:「陛下,臣有罪,竟然不知手下竟做了这些龌龊之事。」
「邓贵,你不要再狡辩了。三份供词都明确指出是你授意。」崔尚书冷冷地说,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态度。
家晋沉思片刻,然后决定道:「既然已经无法逃避失察之罪,那就先将你软禁在府中,待查明真相后再作打算吧。」
殿内顿时哗然,有些人表示赞同,有些人则低声议论,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气氛中彷佛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声音洪亮地宣告道。等了大约一分钟,见没有人再上前,太监便大声呼喊「退朝」。家晋随即起身,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金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