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今年我28》最新章节。

也是机缘巧合,新工作在我刚入职就把我派到外地出长差了,儿子才一岁四个月,我心里是抗拒的,我觉得他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但是临出发前,我心里又有些许期待,结婚、怀孕、生子,这两年多我好久没有跟自己相处了。

到了出差地,要隔离一周,这一周里,前三天我几乎是在床上躺着度过的,我任性的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喜欢的书,我还想喝点自己喜欢的酒,可惜隔离条件不允许,发呆、唱歌、看书、思考、写字,晚上我激动的给我老公打电话说“老公,我好想儿子,好爱儿子,好爱你,但是我发现我好久没有爱自己了,我真的好爱此刻的自己啊”。0

傍晚日落时刻,我坐在酒店的窗前,看着窗外车水马龙,我拿出镜子,端详着镜子中素面朝天的自己,我好久没有认真看过自己了,眼睛里藏不住的疲惫,因为两年没有睡过好觉了,没有修眉,没有好好护理皮肤,好在底子还行,没有明显的岁月痕迹。我拿出手机,给自己录视频,给自己拍照,认真的观察自己的脸。

我就是不知享福的那种人,因为我如饥似渴的想去体验人生百态,想去体验未知。儿子出生后,我忍着剖腹产的疼痛,自己要带他,但实际上家里有保姆有爷爷奶奶,但是我就任性的要体验做妈妈的感觉,我不能错过任何一点。这种执念,让我在工作中疲于奔命,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带娃,长时间长距离的通勤,好几次快把我压垮,但我一直咬牙忍着。我觉得,我儿子需要我。这就是母性吧,或者说是我这样从小缺爱的人,贪婪的想体验被一个可爱的小生命需要的感觉,贪恋无条件的爱。

而这几天出差跟儿子视频,看着视频里儿子泰然自若、自顾自的玩着的样子,我突然就释然了。我的宝贝,他长大了,他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有对他无比耐心的家人,他非常有安全感,适应能力也非常强。

放下了对儿子陪伴的执念后,这几天,我在不断回忆着这几年,30岁怎么就悄然而至了,这几年,混混沌沌,浑浑噩噩,没有章法和规划,是随心所欲,是黑暗中摸索。就像一颗刚种下的小树,只知道拼命的把根往土里扎,只知道奋力的让枝条生长,回过头一看,是茂盛了,但凌乱。

我再次问了自己20岁时问过自己的问题,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如何度过一生?短期看,闭眼想象40岁的自己。

(1)认知。这几年我的认知相较于过去,有了质的改变,曾经的我非黑即白,我是通过书本去认识这个世界的,30岁的我更理解这个世界了,我理解了它的运转、规则、潜规则、灰色、彩色,我理解了人性的多样,我理解了爱不是万能。最重要的是,我不再自我中心了。

人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总觉得世界可以围着自己转,而这几年,我逐渐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和渺小,就如同高僧想要修行,就必须闭关修炼,让自己回归到一个婴儿般纯净的状态。

(2)生活。20来岁的时候,我读过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儿的》,那个时候理解的是其中的“好玩儿”,而最近重读,我理解的是“生活”。可能与从小到到的教育与环境有关,我一直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人,我在意的东西很多很多,我在意别人的评价、别人的看法、别人的态度、别人的语气,甚至别人微小表情。这些年来,陆陆续续读了很多书,想要学会与自己的“我执”和解,但收效甚微。只到近几年,我开始学习做投资,一开始,我会去学习技术、技巧、经验,但越深入的学习越发现,原来投资最是考验人性。你必须得是一个内在强大优秀的人,你必须是一个看透了生活本质的人,你才能真正学会投资并从中赚到钱。

读王永利的《投资异类》,其中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伟大的投资人遇到了一个高僧,并交谈了几句,这位高僧说,这个人未来必有大成,因为他能够保持心不动。生活的本质,是平静的与自我相处,是爱自己,是包容别人和这个世界,又能对这个世界若即若离,不为所动。

(3)事业。茨威格说“一个人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其实年少写作文的时候,没少引用过这句话,而只到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博士毕业至今,三年的时间,我换了三份工作。刚毕业时,满腔热血,想做能够做结合实际的研究,想做点实事,但事与愿违,发现自己过去的想法太天真,我任性的跳槽了,跳到一家创业公司。这是一家我拒绝了两次的公司,但最后被创始人的情怀与真诚感动,拒绝并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多厉害,相反,是怕自己不能胜任。在这家创业公司待了短短的三个月,我就告诉自己,这感觉不对,这不是我所追求的事业。最终,我跳回了科研界。

迅速选择,迅速试错,一直是我的做事风格,我想,这次即使跪着也能走下去了,因为我真的热爱。有一份所热爱的事业,是人生一大幸事,就像拥有了一匹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