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斗争(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业帝国之武功文治》最新章节。

(其实这段时间感觉有点伤感了,不知为何,当写到宋寖之死的时候,我的内心有点难以言喻。

遥想宋寖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是在2021年5月4日的章节里,那个时候的他意气风发,年少有为,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就好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

可是到了现在,他落下了,一晃眼,他的历史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而吴立炎也不是当年刚写的时候那样,年轻而强大,原来他也老了。

有的时候我多么希望把他写得长寿,写得无敌,写得南征北战,为华夏开疆拓土,但……要尊重历史,虽然这是虚拟和架空的历史,但他还是不能跳出这个圈子,跳出自己的命运。

是啊,人终有一死,作为帝王,我会给予吴立炎最大的尊重以及体面,其实在最初的构架里,是吴熙弑父,然后吴欢收拾残局,登基为帝,但我总感觉不应该那样去糟蹋吴立炎。

他的地位是和汉武帝,唐太宗,明太宗那样的文治武功的帝王,都是把一个国家推到了顶点的皇帝,他不应该是赵武灵王和刘宋文帝那样的结局。

他应该死得轰轰烈烈,所以我选择给他后续驾崩时最大的体面。

作者感言,到此为止。)

截止456年的时候,吴欢的势力其实也是削弱了一些。

因为在去年的455年三月份,大业上洛侯葛延病逝,享年66(389-455)。

这位爷放在武帝后期都算得上是一位大咖,更别说他还经历了宣帝一朝十余年的风波。

别看人家只是个侯爷,可是现在的公爵哪位看见他不是要客客气气,毕恭毕敬。

还是那句话,业朝发家的根基是三郡以及关中,葛延就是河南的氏族。

当年吴承宗入关中之前,葛延就跟随了,资历,背景,能力,全部都是最顶级的。

业朝成立二十多年,他风风雨雨都经历过了。

他死的时候,吴立炎还亲自前往,并且赏赐葛家爵位为不递减的传国侯爵。

可是葛家还是落寞了,速度极快。

以葛延为纽带,葛家才能依附大业的权利核心。

尤其是作为河南家族推举出来的代表,当年他也是积极推动业朝迁都洛阳的事务。

就是为了让大业的权利核心离开关中,来到河南。

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伴随着葛延死去,葛家想再抬头,就只能依靠洛王吴欢后续能成为皇帝,然后启用了。

至此,楚国公宋家,上洛侯葛家。

全部都失去了帮助吴欢的最大支柱。

这种情况下,给了原本弱势的吴熙党机会。

在公元456年,武辉三年七月,大业第二代燕国公梁言病逝,享年71(385-456)。

尚书省丞相梁昌悲痛欲绝,随后辞去丞相位置,含泪回家守孝三年。

与此同时,梁坦子也是离职,回去守孝。

百行孝为先,吴立炎不好夺情,就只能同意。

所以吴熙一党背后的山东以及江南世家一个接着一个的拉出那些德高望重,年纪大的清流名士,毛遂自荐,亦或者上表推荐新的丞相人选。

这些人里面我就不说名字了,报一下他们的家族。

颍川荀氏,弘农杨氏,清河崔氏,琅琊王氏(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家),江南谢氏,山东孔家,河东裴氏,柳氏。

全部都是有头有脸的大家族,名望,威信极高。

这些人里面绝大多数保举的新丞相是一位叫河东柳氏的柳枝山(411-466)。

柳枝山,和吴立炎的认识是在正华八年(432年)十月份,那时候吴立炎从北方南下平定齐王之乱,之所以能顺利拿下邺城,站稳脚跟,就是因为有柳枝山。

不仅如此,柳枝山后续还代表吴立炎南下入山东,为吴立炎说服山东各个大家族,让他们弃暗投明。

正因为如此,柳枝山的地位也是相当的高。

别看人家不在都城,可是他从吴立炎登基开始,就当了邺城的一把手!几乎整个河东家族,都是以他们柳家马首是瞻!

不管是协助吴立炎迁都还是吴立炎南征北战物资调集以及落实朝堂政策,柳枝山都义无反顾,亲力亲为。

甚至于在453年的时候,吴立炎还给柳枝山个人封伯爵,河东伯。

所以大家推荐他,很显然就是想让吴立炎卖一个面子。

这个举动,让洛王党感受到了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