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华夏九州,归于一统(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业帝国之武功文治》最新章节。
(6800字大章奉上。)
高句丽辽东防线中,从南到北的重要防御城市为建安(今辽宁盖州市以北),安市(今辽东海城市以东),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玄菟(今辽宁沈阳),新城(今辽宁抚顺)。
这些城市在这几十年里被高句丽改装成为了一个个坚不可摧的防御堡垒。
高句丽上下都很清楚,中原王朝总有一天要拿回辽东,所以早已经准备。
这几个地方不仅城墙高大,守备充足,并且还都各自囤积不下两年的粮草!
这也是大业军面临的巨大痛点。
如果进行城市攻坚战,那么下场会很凄惨。
五个城市里都配置了三万多人,并且鼓动全城男女老少进行防御。
辽东,在五胡乱华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原先的汉民早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中原王师。
所以在他们眼里,大业就是一头极其凶残的野兽。
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自然是要不留余力。
所以高句丽地区,民心可用。
大业武辉二年,454年四月下旬,皇帝吴立炎抵达了他忠实的幽州。
并且接见了高句丽使者。
高句丽使者是一位王室子弟,被称之为大屋君。
大屋君极其诚恳和虔诚的给皇帝下跪,并且悲痛欲绝的陈述了高句丽王的观点。
原文翻译如下:
“尊敬的,高大威武的,名震四方的大业大皇帝陛下啊,鄙人高琏因为年事已高,所以只能委托我这不成器的儿子代为向您行礼。”
“您是大国,我是小国,从昔日的武皇帝时期,我们就已经开始臣服于大国,恭恭敬敬的上贡,履行臣子国的义务。这个义务若是仔细盘算,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我们高句丽一直都是你们大国的臣子。”
“今日陛下前来,我们也知道是为了辽东地区,可是辽东地区早已经在当年蛮夷乱中原的时候就已经支离破碎,我们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为了这一片地区的安宁,所以只能出手,为辽东保驾护航。”
“五十年来,辽东安定富足,不论境内汉人,高句丽人,还是迁过来的胡人,都安分守己,怡然自乐。”
“辽东万民早已经心归高句丽,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我们不愿意归还的原因。”
“高句丽为天朝属国,若是大皇帝恩泽,让我高句丽正式接管辽东地区,我高句丽愿意倾国为天朝守卫北境。”
总结:要辽东,不可能。
那就没得谈了,吴立炎让大屋君回去转告高句丽王。
“高琏认为,弹丸小国自可比刘宋,鲜卑魏吗?”
谈判破裂。
大屋君灰头土脸的回去了。
而业军已经全部集结完毕。
五月初八,皇帝吴立炎抵达白狼水的辽西城(今辽宁北镇市西南方向)驻扎。
其实高句丽驻守的几个城墙外是有一段防御中原的长城的。
而这一次总督辽东军务的是高句丽王高琏的堂弟,高望(397-459)。
除此之外,还有左将军崔元新(418-477),右将军乌么丰脐(422-454)。
他们的军事指挥中心在玄菟城。
三方之间,高望和崔元新是保守派,乌么丰脐是激进派。
保守派两位主张固守城市,拖垮业军,乌么丰脐主张主动出击,击垮业军主力,打退业军。
乌么丰脐是底层军功起家的,没有什么过硬的背景,和高望这种王家子弟以及崔元新这种大族弟子不一样。
他想立功!
当年他就是在朝鲜半岛南部征战十年才能混成今天的样子。
所以给他产出了一种错觉。
业朝军队再厉害,和朝鲜半岛的百济,新罗军队差距应该也不会太大。
所以想通过一战定乾坤,获得巨大的功勋。
他表示,业军长途跋涉,刚刚集合在辽西城,此时此刻,若是能率领五万大军突击,可以做到出其不意!
辽西城的前锋军阵在险渎(今辽宁台安东南方向不远处),据说有两万多人,这个位置基本上是贴到了双方边境线上了。
他的目标就是这些人!干掉他们,打击业军士气!
为了争取两位大人物的同意,乌么丰脐直接假造高句丽王命,说这是国王同意他的。
高望和崔元新在半信半疑中,只能同意。
其实这也是他们控制不了的事,毕竟此次集合的大军里面,有差不多七万是乌么丰脐的麾下,如果真撕破脸皮,双方怕是见不得好。
还不如让乌么丰脐出去打一架,如果赢了,军功平分,输了也能削弱这小子的实力!
于是,乌么丰脐向业军发起进攻。
而驻扎在城外的业军,隶属于征伐营,统军将军为越国公林启。
这位爷论起辈分,是比吴立炎小的,毕竟他老爹林从和吴立炎同辈,他爷爷林大是吴承宗的保镖首领兼任野军统帅。
真真的根正苗红。
并且他和甘赢不一样,他可是继承了老爹那恐怖的军事天赋。
前几年跟着皇帝吴立炎在北方扫荡漠南,击溃北魏拓拔高远。
前哨部队汇报有好几万高句丽军前来,林启立马跨马上阵,全军出击!
“两万八千对五万,优势在我!”
双方会战与城外5里地区。
业军展开军阵,抵御住了乌么丰脐前面两轮的骑兵进攻。
骑兵在冲击后就失去了最大作用,然后就开始上步兵。
这时候业军也是步兵出动一万五千,与高句丽军大战。
大战直到黄昏之时,乌么丰脐见情况不对,业军越打越强,想抽身离开,却无法控制。
毕竟你想走,人家林启可不打算让你走。
在一下午的战斗中,林启搞清楚了乌么丰脐的指挥部,于是率领亲卫三百余人,发起突击!
然后压上了自己的全部军队!拖住高句丽正面战场!
林启此战封神!三百人如同一把尖刀,插入了乌么丰脐的指挥部。
五大三粗,高大威猛的乌么丰脐在指挥部发现骚乱,然后出门抬起头,就看见了一张年轻的面孔。
以及一把钢刀。
刹那间,乌么丰脐感觉眼前一黑,然后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能看见自己的无头身体。
声音都来不及发出,就已经失去知觉了。
林启的副将林征(林启堂弟),一枪挑起乌么丰脐的人头,然后让给林启。
于是乎林启提着乌么丰脐的人头在双方战场中肆无忌惮的游走。
高句丽军直接崩溃,失去斗志,全部逃窜。
战后统计,高句丽军战死一千余人,但相互踩踏而死的超过了万人。
无数武器,铠甲,堆积如山,散落一地。
业军首战告捷,林启打出了他的赫赫威名!
吴立炎得知,也是立马率领大军发起进攻。
此战彻底给高望,崔元新两人看清楚了业军的战斗力。
通过这一战,他们彻底镇压了麾下全部的激进派。
说来也好笑,明明是高句丽方面损兵折将,但从整体局势来说,却更加有利于他们。
高望两人可以更加团结一切力量,进行坚壁清野,如果乌么丰脐没有死在这里,说不定在后面还会在内部恶心他们,并且分裂高句丽军。
可是现在一上来就死了,令人无语。
反观业军这边,士气高涨,皇帝吴立炎指定了一个城市,玄菟(今沈阳)。
原因很简单,此时此刻,高望和崔元新就在这里。
作为他们的总指挥部,城内足足有七万多人防守,配上大量的民夫,恐怕已经有了三四万的青壮年。
加起来超十万人。
吴立炎第一站就是这里,相当于拿十二万干人家十万。
这样的防守战,只能说太扯淡了。
可吴立炎就是要干。
首先把三万多征伐营大军聚齐在主门,然后发起进攻。
征伐营主要就是规模化,机械化,工具化部队,打攻坚战特别在行。
吴立炎作为皇帝,亲自督战。
两万多业军骑兵日夜守护皇帝,然后看着正前方的攻坚战。
玄菟很大,但正面城防并不能上那么多人,所以吴立炎就打一面。
其余几面城墙外都有一千多骑兵巡逻,防止有人出来。
从兵书上看的话,吴立炎和个蠢货差不多,但事实上,整个高句丽现在没人敢把他当成蠢货。
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吴立炎走玄菟城下打了十几天,直到五月二十三日。
玄菟北部的新城高句丽军动了,他们试探性的派遣了一万人南下,想看看业军是什么反应。
二十七日,梁坦子率领八千骑兵围剿,以少胜多,斩杀四千多人,其余溃逃回去新城。
“
紧接着梁坦子下令带着高句丽军的人头来到了玄菟城面前,筑京观,震慑敌军。
然后闲的没事干,携带七天干粮,统领五千骑兵东进,扫荡各个片区!
所到之处,放火烧毁房屋,以及未成熟的农作物,一路干到了长白山,然后又绕回来,如入无人之境。
事实上的确是没什么人了,为了防御业军,高句丽坚壁清野,城外百姓什么的全部聚集城内,以至于荒郊野岭啥也没有,梁坦子一路上只能打猎搞点肉吃了。
而六月初二,梁坦子大军抵达磨米城(今辽宁本溪市以北),然后看着城内守军,要求他们提供食物,否则就进攻屠城。
守军不答应,还把一大堆粪水扔出去,羞辱业军。
梁坦子见状,大怒,然后立马向磨米城发起进攻。
五千人干八千守军。
直接打了三天三夜,一副死磕到底的阵势。
这一战因为梁坦子人不多,让城内守军很多人出去通风报信。
内容只有一句话。
“业军五千深陷磨米城,速来,剿灭业军骑兵主力!”
时间,除了玄菟被包围,并且负责吸引业军主力之外,北方新城和南方辽东城(今辽阳市)的主力部队全部出动。
合计六万人,全速前进,合围梁坦子部。
这个消息业军斥候第一时间汇报,皇帝睁开眼睛,动了。
六月初九,吴立炎率领全部京军一万,北骑军两万五千,合计三万五千人,向磨米城发起进攻!
而在磨米城的梁坦子打探到了大批高句丽军包围过来了,于是原地结阵,挖壕沟,砍伐树木,进行防御。
五千人在城外五里地进行防守。
十二日,高句丽军抵达,磨米守军出动五千配合,合计六万五千人对梁坦子部进行包围以及进攻!
新城的高句丽将军贺普明最为激进,因为前段时间梁坦子砍了他好几千人的人头!
而梁坦子本人一直都是在大本营耐心等待着,一点也不着急。
十五日,吴立炎到了。
野战,业军的主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