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芒格人类误判心理学的诞生学习高效读书(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牛牛慢读穷查理宝典》最新章节。
(内容首发于《穷查理宝典》研习会)
【原文】But academic psychology has some very important merits alongside its defects. I learned this eventually, in the course of general reading, from a book, Influence, aimed at a popular audience, by a distinguished psychology professor, Robert Cialdini, at Arizona State, a very big university.
学院派心理学虽然有许多缺点,但也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优点。我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看到一本叫做《影响力》的书。这是一本通俗读物,作者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教授,任教于规模很大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罗伯特·西奥迪尼。
With the push given by Cialdini’s book, I soon skimmed through three much used textbooks covering introductory psychology. I also pondered considerably while craving synthesis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my previous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The result was Munger’s partial summary of the non-patient-treating, non-nature vs. nurture-weighing parts of non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在西奥迪尼这本书的驱动之下,我很快浏览了三本最流行的心理学入门教材。在此期间,我还进行了周全的考虑,想把我以前的训练和经验综合起来。芒格的非临床、非先天后天对立的非发展心理学就这样诞生了。
【牛牛阅读心得】从人类误判心理学的诞生看芒格的读书习惯
️博览群书
芒格虽然认为学院派心理学有缺点,但是并不会因此就拒绝看通俗读物。
反过来想,如果一本书在业内也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和推荐,比如《纳瓦尔宝典》,那么这些专业人士和很多人用钱袋子投票选出来的书,就值得阅读。至少也应该像芒格那样,浏览一遍。
联系芒格在2017年Daily Journal股东大会上的问答:“说到书…你们这些教徒寄给我的书太多了,我几乎无法迈入自己的书屋,所以我现在阅读量很大,我从不错过(你们给我的)一本书,我至少会快速扫一遍。”那么,值得浏览的至少包括
001 有阅读品味的老师在各种情况下推荐的书
002 朋友们根据我们的情况推荐的可能解决自己某个问题的书
003 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兴趣领域、流行领域、专业领域)
️找到一本好书后继续深挖
芒格在读了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之后,做了几件事:
001 给自己的每个孩子寄《影响力》——不容对方拒绝(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的孩子们会如何处置他亲自送的书)
002 送给了西奥迪尼一股伯克希尔的A级股票——物质感谢
003 在《影响力》的驱动下,继续浏览3本最流行的心理学入门教材
对我而言,这些年驱使我做过类似行为的有一本书,《好好学习》。2017年初,我读了这本书之后,
001 在不同情境下反复向不同的人推荐
002 送出100本+
003 践行书里的方法,比如写反思日记
004 参加成甲老师的各种社群
005 读了《好好学习》里所有的相关参考书目,包括《穷查理宝典》
006了解自序和感谢中重要的人物,比如参加了徐金琪老师的私房课
不过很惭愧的是,作为自诩读过百遍《好好学习》的我,并没有活成这本书的代言人——我理解的代言人,不仅仅是认可一本书,还因为它改变了生活并取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功——这种时候,说的话才更有可能被人重视。
️理论联系实践
芒格读了书之后,没有止步于“脑嗨”,而是把它们跟自己过往的经历相结合,去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为。
这段时间反思了自己做的事情,发现很多的“To Do List”停留在了笔头和口嗨,绝大多数都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比如把“画面感”这个已经被验证有效的“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应用于保险的销售上。
我看刘建位老师写的研究巴菲特的书,发现他说自己为了研究巴菲特,把巴菲特的一手资料(比如每年的致股东信)都精研、精翻,提炼总结写成书。
本来这对我而言,是一条验证有效我自己也感兴趣的路。但这阵子从跟刘建位老师私聊和他在群里的发言,发现他都在反复强调一个点,学来的东西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来反思,而不仅仅只是传递“司机的知识”,别人的理论说得再好,也是别人的。
刘建位老师甚至说光研读是自己犯过的错误,“天真的以为只要好好读大师的书,照大师说的去做,就能成为大师,后来发现其实巴菲特跟查理·芒格也不是完全模仿他们仰慕的人,他们而是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新情况,也是大胆创新大胆去闯走出来的路子,跟他们的偶像差别很大。”
这无疑也是打在我自己脸上一记响亮的耳光。
别人知不知道我们在践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骗自己。
️体系化
在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芒格还做了一件事情,构建体系,也就是芒格独创的“人类误判心理学”。
书里还有更多的构建理论架构的细节,比如芒格说,“我通常会给它们配上新的表述和标题。因为我没有去查证资料,而是怎样容易回忆起来就怎么写,然后再进行修改,以便我能够很方便地使用这些理论来避免错误。”
如果脑子里一团浆糊没有体系怎么办?
001 参考多次再版教科书,基于此构建和改进
002 记录和觉察自己感兴趣的点,找其中的共性,比如营销中,一个人可能只对增长、文案感兴趣
003 不断对外分享
004 根据反馈不断改进系统
005 想象如果出一本书,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子的,照着这个样子去写+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