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无尽藏(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问塔系列》最新章节。
这座洞窟寺其实是为守护峭壁上的两座石窟所建,而开凿两座石窟的人,就是北凉王沮渠蒙逊。
据老喇嘛说,这不是两座简单的石窟……
第一个故事:
沮渠蒙逊,出生在临松卢水(今甘州某地),匈奴族人,少时广泛涉猎史书,通晓天文,能言善辩,有勇有谋。面对当时后凉懿武帝吕光的忌惮,他用饮酒游猎隐藏才华。
公元397年,后凉进攻西秦失败,残暴的吕光以败军之罪斩杀了沮渠蒙逊的两位伯父。二十九岁的沮渠蒙逊听说,发誓要推翻吕光暴政,并借会葬两位伯父的时机向匈奴各部诉说心愿,短短十天就聚集了一万多人马。
很快,义军屯据在金山(今甘肃永昌县北三里),沮渠蒙逊和后凉将军沮渠男成进兵建康(今甘州高台县骆驼城),拥戴当地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立北凉,改吕光龙飞二年为神玺元年。段业任命蒙逊为甘州太守,男成为辅国将军,委以军国之任。
北凉从此踏上扩张之路,沮渠蒙逊屡立战功。
公元398年6月,后凉常山公吕弘因惧怕北凉,弃甘州向东撤退,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段业不顾沮渠蒙逊的阻拦执意带兵追击吕弘,结果兵败。
老喇嘛说,接下来这段未被载入正史,不知是真是假,但可以肯定,多年后成为北凉王的沮渠蒙逊的确回到了这里,亲自主持开凿了两座石窟,将这里变成了保持至今的佛教修行之所。
相传段业领着残兵逃入祁连山,就藏在这处峭壁下,带人入山救援的沮渠蒙逊不慎迷了路,正一筹莫展时,忽然看到前方无数曼妙飘逸的飞天从天而降,幻化出一座发光白塔,无风,却传来风铃声,他们向白塔行去,不知不觉来到峭壁下,发现了段业等人,再寻白塔,早已不见。
后来,军中有人将所见奇境画了下来,将此画交由家乡的一座寺庙保管,后来几经战火,辗转到西夏皇帝手中。
当然这都是后话,我们回到正史有载的部分——公元399年,段业自称凉王,改年号为天玺。
渐渐的,因为忌惮,段业开始有意疏远沮渠蒙逊,敏锐的沮渠蒙逊先利用段业没有主见、听信谗言的弱点,借段业之手杀了对自己不利的人,之后又以杀害忠良为罪名,汇集各路人马杀了段业。
公元401年6月,沮渠蒙逊被部下推举为凉州牧,沿用国号北凉,改元永安。
此后,沮渠蒙逊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对内轻徭薄赋、颁布《劝农令》、鼓励贸易。于411年迁都姑臧(今凉州),自称河西王。他在位期间,北凉不仅成为河西一带最强大的势力,而且佛教隆盛,史书记载——“沮渠蒙逊在凉州,亦好佛法”、“沮渠蒙逊素奉大法,志在弘通”……
自此,第一个故事中,以北凉王为主角的部分结束了。
再说“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中的佛狸,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相传他得知北凉僧人掌握「塔」的秘密后,误以为那是无尽的财富,于公元439年灭亡北凉。
可仍然没有「塔」的消息。
于是,太武帝接受了一个道士的提议,以沙门妖言惑众、私通叛军为罪名下令灭佛:焚毁佛像佛经和寺院,诛杀僧侣。
据说官兵靠近峭壁这里时,忽然起了大雾,他们在雾中迷了路,最后无功而返。而那张绘有「塔」的图纸,终于落在当时设法保全了许多无辜僧侣的信佛的太子拓跋晃手里。
太武帝死后,拓跋晃长子拓跋濬即位,废除禁佛令,支持开凿云冈石窟,从此佛教复兴,竟在北魏得到了首次大规模传播和兴盛。
相传那张图纸,在西夏时代被后人发现献给了元昊皇帝。
西夏工匠按照图纸,在拜寺口修建了三座塔,我们今天之所以只看到两座,是因为有一座在很久以前遭到破坏倒塌了。
而西夏陵的建造,也参考了那张图纸。
不知道西夏广修佛塔,是不是也与此有关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