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疑古派(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最新章节。
第449章 疑古派
【司马迁不辞辛劳,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在民间寻找那些尚且残留下来的书籍,资料,残片,文字等等,甚至是民间口口相传的传说等等。
经过了深入仔细的分析之后,将那些看着就很虚假的内容放弃,只采用可信的内容。
又或者当他也无法确定某个历史事件的哪一种说法才是真的时,就会采用疑问的标注或者将几种说法全部写入书中,以此来提醒后人,又或者他是想将这些问题留给后人,期待哪一天后人能解决这个不确定。
一本史书,如果有些差错也是在所难免,但至少《史记》的绝大部分都应该是准确的。
相信有人会说,晋朝时期出土的战国之魏国史官写的《竹书纪年》就和《史记》的一些内容有出入,竹书纪年更早,所以史记错了。
但这还真不一定!
就比如《竹书纪年》说,虞舜是把唐尧给放逐了,才得到了天下共主的位置。
还有帮助成汤推翻夏朝的着名贤相伊尹,在竹书纪年里也是放逐了太甲,之后太甲找机会将伊尹杀了。
而《史记》则是说伊尹因为太甲无道,放逐了他,然后太甲悔悟三年,被伊尹接了回来,最后伊尹善终。
那么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竹书纪年比史记更早,所以它就该一定是准确的吗?
三十多年前,郭店楚墓竹简出土,上面的内容写的是尧禅让给了舜!
并且,郭店楚墓竹简的成书时间,比竹书纪年还要早些,大概是在战国中期!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为何竹书纪年里有不少内容和其他史料有差别呢?
史学家们推测,可能是因为写书的人带有厚重的法家思想,加上当时的战国,礼崩乐坏,臣子杀大王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一些人就认为,上古那些禅让的事情不符合人性,所以他们有可能就重构了上古历史。
但是同样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的韩非子呢?
虽然他对尧舜禹的禅让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否定禅让这件事。
他主要是觉得,君是君,臣是臣,你尧是君,因为觉得臣子舜贤能,就把位置让给舜;你舜是臣子,竟然因为贤能得到了君主的位置,这是相当于用自己的贤能威胁到了君主,这不乱套了吗?
至于成汤、周武王,在韩非子的眼里,那就更低一级了,虽然是有道伐无道,但这就相当于用道义谋夺了君主之位,也是乱套。
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韩非子并不是否定上古的历史。
只是他以法家的思想,认为那些什么有道无道的,德啊行的,都是虚的,都不如秩序重要,只要大家都遵守秩序,那社会就不会乱。
而对于当时那种直接就把上古历史的史实给改变了的事情,他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他认为,拿着现在的社会风气就去轻易断定上古的事实,这是不行的。
另外更早的一些法家超级大拿商鞅,也是认为尧舜禹是禅让的!
所以,研究历史,如果发现有不确定,冲突的地方,一定是要小心求证,不能直接武断的定论。
这里,我就不得不想要多说几句前面提到的“疑古派”的事情了。
这个学派的诞生,是在软弱国府时期,华夏民族的自信心严重缺失的时代。
一批知名学者,轻易听信了西方学者刻意引导的,坚信所谓二重证据法,也就是史书必须和实物证据互相验证,才可以确定为信史,否则就不可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