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更高效的路径(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十岁,我在用尽全力对抗焦虑》最新章节。
“我们非常想要前进,但是允许自己停着不动,甚至倒退,有的时候反而是一种前进。因为如果有两个自己在里面打架,还没有统合,却想要无视这一切,外部是很难产生统一和方向一致的行动的。
这个时候强行行动,会产生非常大的内耗,甚至自我攻击。反倒是正视这一切,不在两个彼此打架的力量之外,增加更多的干扰和张力,反倒会更快地看见这一切,对自己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让它们可以更快速地流过去。
反者,道之动。”
从前段时间开始产生巨大的“使命感”和行动驱力之后,已经过去了很多天,但我的行动远远没有跟上预期,甚至还有一种在原地打转的感觉,似乎内在除了巨大的行动渴望之外,还有另外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阻力,在让我没办法顺利完成行动,而持续的“未达预期”所形成的内耗和自我攻击让行动变得更加困难。
这个是潜意识层面默默发生的,在今天看到上面这段话(我将之视为宇宙的同步性又在恰好的时机给到我某种暗示和提醒了)之前,我是没有觉察的,只是隐隐感到行动的滞后和意识层面我努力抑制的自我批判。
因此,此刻,我在“努力”去找到这股“阻力”的根源在哪里。
但是我不知道这种刻意的“努力”会不会又在制造新的问题,这就像是也许只是小溪的水流速度减缓了而已,我非要去找到让流速减缓的原因是一块石头还是一撮水草还是别的什么。
也许无论是石头还是水草我都无法阻止它们的出现,至于想要挪开它们的行动,我不知道是否有必要,因为水流总会流到畅通无阻的地方,与其放弃向前,停下去挪开注定会形成阻碍石头/水草(或者其他的什么),还不如就接纳它们的存在,而且慢点不也正好留出时间可以欣赏两岸的风景吗?
在自我探索的路上走得越远我能越明显感受到,比起解决/疗愈那些在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心智成熟度的时候所遭遇的“创伤性”问题——尤其是童年创伤,还不如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目前内在真实的需求和渴望上。
我们很多人在自我成长上的惯性思维是:我必须得找到我生命中那些阻碍我的因素和源头有哪些,我必须从根源上去解决那些“问题”,我才有可能真正成长起来,我才有可能在人生往后的道路上顺畅无阻,我才有可能找到自我的完整性和实现自我价值。
但事实上,一方面我们很难去追溯到源头,大部分人的幼年记忆是没有保存的,正常人5岁之后才开始有长时记忆——即我们成人后根本无法回忆起5岁之前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很多所谓的深度影响我们潜意识和思维的事件都发生在5岁甚至是3岁之前;
另一方面即使我们找到了一些问题的根源,我们也很难简单粗暴地将在其(有记忆以来的创伤)影响下所产生的信念、思维和行为模式(问题反复的原因)直接调整过来,尤其是其中很多都已经内化成我们人格的一部分了。
而专注于当下的目标能够让我们有更直接的行动,我们可以为这个目标及其相应的行动创造其所需要的信念和思维方式,然后不断强化它们,“喂养”它们,让它们强大到足以替换掉那些旧有的阻碍我们成长的信念和思维——这才是自我成长更高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