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与工具(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十岁,我在用尽全力对抗焦虑》最新章节。
我们这个社会对于个人能力的重视和追捧,让大多数人都在彼此追赶着“提升”自己,无疑,这样的现象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但我们也发现,大多平凡的人,在进入人生的“某个阶段”之后,便开始“认命”了,他们自称看到了自己能力的局限,不愿意再折腾自己去追求那事倍功半的“进步”——甚至很多时候都在原地踏步,他们纷纷感慨于自己的天赋不如那些比自己走得更远的人,花了别人十倍的努力所前进的,还不如别人一倍努力前进得多。
我不是个宿命论的人,当然,我相信我们的人生会存在某种“地图”,但是路怎么走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所以当我在一次公司组织的羽毛球比赛中,偶然发现我换了一个水平比较高的同事的球拍进行比赛时,自己发挥出的水平远远比我用自己那个陪伴我多年未更换的旧球拍,要好的多得多,当时这让我尤其感慨。
加上当天朋友聊到自己自从换了电脑装备后,打游戏的水平都呈线性增长,过去一直玩不好的游戏,似乎在新设备的加持下,一下子玩得贼溜…
我听后,结合起自己在羽毛球比赛中的感受,我仿佛恍然大悟般得到了一个似乎显而易见的结论:很多时候我们表现得能力不行,不一定是能力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工具的问题,搭配适合的工具可以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所以我在想,既然这样,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大家都懂,为什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首先会质疑自己的能力,在遇到比较大的阻碍过不去的时候会直接放弃,而不是想着:目前的“工具”可能不太行,我们要怎么找到“适合的工具”来发挥自己的天赋优势呢?
我想,那些走得更远的人,不仅仅是天赋助力的原因——我们每个智力正常的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而更多是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去调整乃至更换自己使用的“工具”,让自己的每个阶段都用着最顺手的“工具”,这为他们的前进提供了最大的助力。
这里提到的“工具”其实范围可以很广也可以很窄,广到它可能是指一个人所选择的方向,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一个人所在的行业领域,一个人所选择的人际圈子,一个人选择的职业规划等等,窄到仅仅指的是我前面提到的两个例子——我们打球用的球拍、打游戏用的设备,也包括我们学习的方法、我们跑步的姿势等等……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来一句很常见的话作为总结:选择对了,怎么走都是向前,选择错了,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