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篇四、曹雪芹版的情榜!(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醒梦》最新章节。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最后的情榜是一个如同皇榜与告示一样的东西。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公告栏。它是榜并不是册子,即不是宝玉所见之《金陵十二钗正册》及副册、又副册等名册。根据批语,情榜是由尤三姐最后发布的《红楼梦》之情缘榜,上面是有男人的,宝玉首当其冲,排在榜首,不单单是金陵十二钗及其影射对象。

贾宝玉既然位列其中,而甄宝玉和茗烟等人又是他的影子,因此情榜每列都不多不少,共有十三人。以下是我在《红楼悟梦》中列出的情榜,共有65人。

榜一榜二榜三榜四榜五

(正册)(副册)(再副册)(三副册)(四副册)

贾宝玉甄宝玉贾蔷藕官茗烟(焙茗)

(情不情)

林黛玉甄英莲晴雯菂(药)官柳五儿

(情情)

薛宝钗平儿袭人蕊官莺儿

贾元春邢岫烟琥珀宝官抱琴

贾探春尤三姐茜雪艾官侍书

(正情)

史湘云李纹麝月葵官檀云

妙玉傅秋芳玉钏芳官绮霰

贾迎春尤二姐彩霞玉官司棋

贾惜春李绮翠墨豆官入画

王熙凤鸳鸯紫鹃文官丰儿

巧姐薛宝琴翠缕武官雪雁

李纨尤氏素云茄官碧月

秦可卿金钏可人龄官卍儿

经过研究,又发现很多未知细节,尤其是在续书过程中,收获了不少惊喜。一是使我渐渐认同了周汝昌先生的说法;即情榜是一个超豪华阵容,所有在书中出现的人物,几乎都被列入其中。因为曹公将所有人都归为十二类,即“清、明、灵、秀、聪、俊和残、忍、乖、僻、邪、谬”的“六正”、“六邪”。再加上那块顽石,一共十三横列,纵列则约有二十八列,是个长方形的结构。

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排出了一个令自己足以满意的情榜:此榜囊括了前八十回的所有三百六十五位灵魂人物!他们都有自己的对应位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人物架构,从而达成《红楼梦》这座无法逾越的宏伟大厦!其中计有女180名,男185人,最后仍是男尊女卑的结果。

我形成的结论是:书后情榜是利用宝玉及十二钗的影射关系,对红楼梦人物进行分类归纳,涉及几乎全部人物。而且,被列入情榜之人必须是当世之人,即古人不在此列。第二回,作者就以一笔“东汉贾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贾复是东汉名将,位于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他年轻时的成名事迹便是把盐运回县里,后来久经沙场,身上受伤达十二处。他虽然给予作者无限灵感,却属于不能入榜的历史人物。

另外就是由于我发现了后三十回丰儿的重要性,而且小红与贾芸对黛玉宝玉的影射,因此调整了小红的位置-第六榜之首,这一榜全是宝玉身边的丫头,前八十回不偏不倚、不多不少,宝玉的大小丫鬟,除了前五榜已经榜上有名的,一共还剩下十二位,都是有名字的。经过网友指点,我还把檀云的位置上移,使她与湘云对应,再把年纪稍大的秋纹移向第六列,使之影射李纨。第五列的原有位置引入碧月,这也是个份量很足的丫头。这样调整后,原来的五列更加完善,第六列的十二金钗五副册也渐渐浮出水面-全部是宝玉房中的丫头。

所以,红楼梦的情榜是一个大榜,它基本上囊括了书中所有有名字的、有身份的、有故事的所有人物。而且,由于三部对称,这些人物在前八十回已经全过部交待清楚。后三十回,不过是写其结局归宿而已。

在第十四回,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庚辰本在这段文字后面有一条眉批:“牛,丑也。清,属水,子也。柳拆卯字。彪拆虎字,寅字寓焉。陈即辰。翼火为蛇,巳字寓焉。马,午也。魁拆鬼,鬼,金羊,未字寓焉。侯、猴同音,申也。晓鸣,鸡也,酉字寓焉。石即豕,亥字寓焉。其祖曰守业,即守夜也,犬字寓焉。此所谓十二支寓焉。”甲戌本也有这条完全相同的批语。若非看过批语,读者很难发现这段文字所隐藏的秘密,足见作者用心之良苦——这段话竟然隐藏着十二生肖!我在《红楼悟梦》一书中已经研究出了他们与十二钗的对应关系,他们的生肖排别顺序是:牛清、牛继宗、柳彪、柳芳、陈翼、陈瑞文、马魁、马尚、侯明、侯孝康、石守业、石光珠;由于子鼠——秦可卿,丑牛——迎春,寅虎——元春,卯兔——宝钗,辰龙——妙玉,巳蛇——巧姐,午马——凤姐,未羊——黛玉,申猴——湘云,酉鸡——惜春,戌狗——探春,亥猪——李纨。那么他们按照十二钗的顺序排列便是:马尚、柳芳、柳彪、石守业、侯明、陈翼、牛继宗、侯孝康、马魁、陈瑞文、石光珠、牛清。与宝玉有影射关系的是谁呢?自然便是那位坏了事儿的义忠亲王老千岁了,我们估且叫他忠亲王吧。

荣宁二家与这六家并称“八公”,隐喻八旗。隐语是:修缮治理,镇(政)宁齐(旗)荣。这表明了作者虽被抄家,却依然对清廷忠心耿耿,《红楼梦》不是某些人所认为的纯反封建或反清的作品。

而同在第十四回,又出现了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锦乡侯公子韩奇,神威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共十一人。再加上后文出现的“北静王水溶”,又恰好是十二人,同样暗喻十二钗。

“北静王水溶”显然暗喻黛玉,“北静”音同“悲尽”,“水溶”寓黛玉“出水芙蓉”的美貌。有的本子把“水溶”作“世荣”,即陆芙蓉,也是寓黛玉。

其余自南安郡王开始,与十二钗影射生肖的排列形成对应(自申

猴——湘云开始)。“南安郡王”寓湘云,“南安”音同“难安”,暗喻她好动、可爱的脾性。“西宁郡王”寓惜春,“西宁”音同“惜宁”,暗示着惜春与宁府的大关联。“忠靖侯史鼎”寓探春,“忠靖”意指她的远嫁和番,“史鼎”意指和番对于她的家族和国家的双重重大意义。通过“史鼎”这两个字,我们又看出了作者的“淘气”:他会使我们马上就联想到史湘云和迎春,因为他是湘云的叔叔,而“鼎”字始终与迎春形影不离。但当我们发现,史鼐老婆是湘云的“二婶婶”时,我们才知道史鼎是她三叔,所以用他来影射三丫头探春,那自然是严丝合缝,不差毫厘!这个史鼎便是随探春一起去和番的使臣,后来与探春一起死于海难。“史”喻“死”,“鼎”喻帝王、大船、触礁(音顶)。

按照此顺序,“平原侯之孙蒋子宁”暗喻李纨,“平原”音似“平庸”,暗示李纨“槁木死灰”的生活;“蒋子宁”则音似“将子宁”,意指贾兰的中举。“定城侯之孙京营游击谢鲸”寓秦可卿,“定城侯”音似“定成侯”,暗喻了她身份的高贵;“京营游击”音似“经淫由己”,暗合她与贾珍的乱伦,“鲸”字正合了秦可卿的弟弟秦鲸卿。这两个指向都很明显,因此,在后三十回中,蒋子宁也有戏唱,因“将降”为“蒋”,“蒋子宁”即是“将领投降,儿子平安或情愿”之意。这个蒋子宁,极有可能就是那个劝说贾兰投敌的叛徒,是像李纨一样的可笑之人。而谢鲸(射穷:箭没了)则可能是与贾菌(假军)一样,战死沙场之人。只不过,他身份尊贵,死得更加轰轰烈烈(由秦可卿)。

“襄阳侯之孙戚建辉”寓迎春,“襄阳”音似“向阳”,意指迎春婚后生活在黑暗中;“戚建辉”音似“岂见辉”,暗喻她被残害的命运。由于“戚建辉”还有“亲戚见着灰”的用意,他一定也是查抄贾府之人。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暗喻元春,“景田”音近“敬天”,“裘良”可以理解为“慕贤良”或者“做忠良”之意。当然,也说明元春后来被“囚禁”在冷官。“锦乡侯公子韩奇”寓宝钗,“锦乡”音似“金香”,暗喻宝钗的美貌和富有;“韩奇”音同“含奇”,寓宝钗的才华,还有一种可能是作者借“韩奇”(韩琦,古人名,“系被逼而死”)的名字,暗示着宝钗是在被逼迫的状态之下而死的,因某种原因而早产造成大出血而夭亡的(由第四回“丰年好大雪”,第一回“菱花空对雪澌澌”,第五回“金簪雪里埋”)。另外,韩奇也有“奇寒无比”的意味。

“神威将军公子冯紫英”寓妙玉,“神威”寓妙玉身份的尊贵;“冯紫英”音近“逢知音”,寓妙玉最后步入红尘,与知音宝玉重逢。“陈也俊”寓巧姐,音近“成野君”,暗示巧姐逃难于“荒村野店”的结局。因他与巧姐毫无瓜葛,但又是个极有野心的人,在后三十回中,他肯定有一番作为。“卫若兰”寓凤姐,他同凤姐一样,虽然能力很强,却也是个败家之人,意为“卫像兰”(红楼梦中“兰”字大多与贾兰有关),表明后三十回会有卫若兰像贾兰一样投敌的情节,因此他才被抄家,从而导致湘云流离失所。

经上分析,他们在情榜中的排列顺序是:水溶、韩奇、裘良、史鼎、南安郡王、冯紫英、戚建辉、西宁郡王、卫若兰、陈也俊、蒋子宁、谢鲸。谁来影射宝玉呢?自然是那位同样坏了事儿的东安郡王-穆莳,关于他的原型身份,研究很多,意见很一致,就是三阿哥胤祉。

这样,又是二十六位,加上二十六个管家,宝玉的十三个小厮,以及贾氏宗族的二十六人: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㻞、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

具体影射关系不再赘述,请看《红楼悟梦》中的内容。我只把结果,也就是情榜上的排列顺序公布如下:

贾敦、贾赦

贾菌、贾芝

贾蘅、贾芬

贾芳、贾兰

贾珖、贾琛

贾蔷、贾菖

贾萍、贾藻

贾菱、贾芸

贾琼、贾璘

贾政、贾琮

贾㻞、贾珩

贾敕、贾效

贾芹、贾蓁

由于宝玉身边的丫头是最多的,先后一共有十七位,按照出场顺序是:

1、袭人(珍珠)(第三回)

2、晴雯(第五回)

3、麝月(第五回)

4、媚人(第五回)

5、茜雪(第七回)

6、秋纹(第十九回)

7、绮霰(绮霞)(第十九回)

8、碧浪(碧痕)(第十九回)

9、四儿(蕙香、芸香)(第二十一回)

10、檀云(第二十四回)

11、小红(林红玉)(第二十四回)

12、佳蕙(第二十六回)

13、坠儿(第二十六回)

14、紫绡(第二十七回)

15、靛儿(第三十回)

16、篆儿(第五十二回)

17、春燕(第五十五回)

18、芳官(第五十八回)

19、良儿(脂批)

除去已经上榜的七个:袭人、晴雯、麝月、茜雪、檀云、绮霰、芳官,正好又余下十二个:

媚人(第五回)喻秦可卿

秋纹(第十九回)喻李纨

碧痕(第二十回)喻妙玉

四儿(蕙香、芸香)(第二十一回)喻湘云

小红(林红玉)(第二十四回)喻黛玉

佳蕙(第二十六回)(喻凤姐儿,由后三十回被撵回金陵)

坠儿(第二十六回)(喻巧姐,由少不更事)

紫绡(第二十七回)(喻元春,紫气东来,如日中天)

靛儿(第三十回)(喻迎春,定亲)

良儿(第五十二回)(喻宝钗,由窃玉)

篆儿(第五十二回)(喻探春,由“篆”字)

春燕(第五十五回)(喻惜春,小鸟依人)

这样,她们的排列顺序是:

小红、良儿、紫绡、篆儿、四儿、碧痕、靛儿、春燕、佳蕙、坠儿、秋纹、媚人。这一列由贾芸(绛云轩)领衔。

最后需要解决的是贾蔷与贾芸重复出现的问题。他俩肯定得在第一横列上,关键是重复的那个由谁来取代。作者对此早有准备: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中突然冒出来的“贾荇、贾芷”,恰好能完成这一使命。贾荇取代贾芸,取行云流水(迎春)之意,贾芷取代贾蔷,有香气止步之意(湘云酣眠)。

经过对剩余人物的分析,我理清了他们的脉络,发现自宝玉及十二钗起,作者在人物设计上,都存在一定的连续性,使这种映射关系十分巧妙,泾渭分明。

以下是我按纵列的排序结果:

永昌附马、喜鸾、偕鸾、佩凤、彩凤、绣鸾、彩鸾、绣凤、彩屏、彩明、彩哥儿(凤姐儿)、彩云、彩儿

这一列人物的特点是带有彩、鸾、凤三字,而且恰好十二位,令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取名之细。喜鸾与偕鸾显示了作者黛钗合一的思路,第七十一回喜鸾曾说对宝玉说:“我来和你作伴儿。”表明黛玉嫁给了宝玉。佩凤(善吹箫,懂音乐)、彩凤正合元春与探春的王妃身份,彩鸾合妙玉身份的尊贵,彩云合素云,与李纨有明确指向。正好解决了彩云与彩霞是不是同一个人的问题:她们是双胞胎,形影不离。彩儿是惜春的小丫头,由于有了彩屏,彩儿便影射宁府秦可卿无疑。永昌附马和乐善郡王在前八十回仅出现一次,带有明显的虚幻色彩,应当与宝玉一样,也是榜首人物。这列人物中有如偕鸾、佩凤这样的妾,所以身份略显高贵些,这就是第七榜的人物。

此时发现,即使我们排出了七榜,仍有许多重要的漏网之鱼,比如春纤文杏等人,于是便另有一列:

乐善郡王、春纤、文杏、嫣红、绣桔、翠云、珍珠、莲花儿、小鸠儿、玻璃、小螺儿、银蝶、瑞珠。

其中嫣红翠云是贾赦纳的妾,在书中被称为“小姨娘”,由于有了翠缕的存在,所以,“翠云”这个书中只出现一回的名字,一定是为湘云起的!而嫣红呢?第二十三回有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里的姹紫嫣红显然是在说身份最高,如日中天的元春。嫣红喻姹紫。小鸠儿是春燕的妹妹,与春燕一样,正合惜春。小螺儿是宝琴的丫头,也和她一样,合巧姐。“玻璃”二字含有“二王”,又珍贵易碎,正合凤姐儿的命运。其余都是她们各自的丫鬟。

这么一挑,除了坏女人和老太太,还剩下这些人:

贾环、同喜、同贵、翡翠、蝉姐儿、小舍儿、鹦鹉、小霞、四姐儿、文化(有作文花)、小吉祥儿、炒豆儿、宝珠。

大家就会发现,也是排列整齐的十二位正规军!这时我们又会理解第七十一回为什么突然冒出喜鸾和四姐儿来!并且“生得又好,说话行事与众不同”,原来是为了拿她们来凑数!四姐儿当然是惜春的专利,又因为有了偕鸾的存在,“喜鸾”则是喻黛玉,“喜鸾偕鸾”即是为了表明宝玉与黛玉、宝钗的喜结良缘。炒豆儿是尤氏的小丫头,正和她本人一样,是李纨的影子。小吉祥儿是赵姨娘的小丫头,正合巧姐的“留余庆”。文化也好,文花也好,都是文官的延续,正喻凤姐儿。小霞是彩霞的妹妹,与她姐姐一样,喻迎春。小舍儿是夏金桂的小丫头,作者特别提到她是个文母双亡的,毫无疑问,这是为湘云准备的。蝉姐儿自不用说,是探春的小丫头。翡翠含双羽“非卒”,也是另碎之物,暗示着元春的羽化和非正常死亡。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还是“同喜和同贵”,作者不惜以这样的俗名,来证明宝玉同时娶了黛玉和宝钗!至于贾环,虽然傻了些却不过于坏,他正是宝玉的另一面镜子,反喻宝玉。

当专门研究荣府的女管家时,一数人名儿,发现她们恰好又是十二个!

出场顺序是:周瑞家的,王兴家的,张才家的,林之孝家的,赖大家的,吴新登家的,单大良家的,秦显家的,旺儿家的,王住儿家的,郑华家的,来喜家的。

因王善保家的,来升家的,都是宁府中人,柳家的只是一个厨师。“老王家的”意指不明,应当是王兴家的或王住儿家的。贾母说的“赵二家的”是说错了“鲍二家的”,而且不是管家。“金家的”是金文翔媳妇,也不是管家。这些人物没有列入。

因此,荣府的女管家,不多不少,又正好是十三个。以上是她们的出场顺序,按照与宝玉和十二钗的对应排列后就是:

焦大、林之孝家的、周瑞家的、王兴家的、张才家的、吴新登家的、秦显家的、单大良家的、王住儿家的、来旺家的、赖大家的、郑华家的、来喜家的。

这时候我们才发现,黛玉与宝钗是一体的,都嫁给了宝玉(由周瑞)。元春是王妃兴起,探春是个有才的,最有意思的是惜春的影子-“王住儿”,这不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年龄最小,是个“无助的”女儿,正合她出家。其他与男管家的对应关系一致。而焦大正是也是像宝玉一样的引路人。

再排老太太,有名字的嬷嬷共有五个:宝玉房里的李、宋嬷嬷,黛玉乳母王嬷嬷,贾琏乳母赵嬷嬷,即使是赖大之母赖嬷嬷,也是必须上榜的。“之母”也有好几位,有名字的只有贾菌之母娄氏,贾芹之母周氏,金钏之母白老媳妇。又一共十三位,可谓是分毫不差:

甄士隐、贾敏、薛姨妈、王夫人、赵姨娘、贾母、璜大奶奶、邢夫人、周姨娘、周氏、娄氏、李婶、白老媳妇。

贾母刚出场时,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此句对应史湘云。璜大奶奶显示了妙玉地位的尴尬。周姨娘比赵姨娘略小,䃼足了惜春之位。周氏的儿子贾芹便是个奸兄,对应凤姐儿。“娄”字可拆“米女”专为巧姐设计。最有意思的是“白老媳妇”的名字,足以证明,作者为了突出金钏与秦可卿的对应关系,也是煞费了苦心。按照年纪,甄士隐当是她们这一列的领头大哥。

到现在女子还有封氏、刘姥姥、刘氏、青儿、南安太妃、胡氏、北静王妃、锦乡侯诰命、临昌伯诰命等人,没想到第十四回又有:“缮国公诰命亡故,王邢二夫人又去打祭送殡,西安郡王妃华诞,送寿礼,镇国公诰命生了长男”,一段文字。第二十五回:“锦田侯的诰命次一等”,多了“的”字又次一等,也是作者的苦心安排,说明她不在此列。这样一来,又有了一列:

空空道人、临昌伯诰命、锦乡侯诰命、封氏、北静王妃、南安太妃、刘姥姥、胡氏、西安郡王妃、刘氏、青儿、缮国公诰命、镇国公诰命。

其中,“西安”应为“西宁”之误,胡氏是金荣之母,最后只能忍气吞声,显示了迎春的懦弱。“刘”字是“文刀”,呈现了文字狱的概念,姥姥代表格格。这说明,妙玉最嫌弃的人其实就是她自己的影子。封氏正合才选凤藻宫,和北静王妃一起,再次强调了元春和探春的王妃身份,刘氏与青儿是娘俩,正合十二钗中的凤姐儿巧姐母女。

后面的一列女人仍是十二个,完完整整地一列人物:

孔梅溪、王嬷嬷、金家的(金文翔媳妇)、郑好时媳妇、柳二媳妇之妹、宋嬷嬷、锦田侯的诰命、柳家的、何婆、赵嬷嬷、赖嬷嬷、李嬷嬷、金哥

其中,王嬷嬷是黛玉南方带来的奶妈,柳家的暗喻宝钗开始被黛玉(秦显家的)夺走了宝玉,没多久便又还回来了(黛玉去世)。郑好时正合元春判词中的“荣华正好”,柳二媳妇之妹是个开局的,恰喻探春远嫁。宋嬷嬷是为湘云送东西的“送嬷嬷”,锦田侯则是暗喻妙玉的惊天秘密,金家的正合迎春丢金凤的情节,何婆是春燕的娘同她一起喻惜春,赵嬷嬷是贾琏乳母,赖嬷嬷是赖大之母,年老的李嬷嬷喻年龄最大的李纨,金哥同秦可卿一样,也是一位悬梁自尽的烈女。因为她们年纪普遍偏大,孔梅溪便是最好的引领者,正合宝玉的“恐没兮”。

女人如今只剩下二列了:杨提督的太太、临安伯老太太、静虚、智通、智能、智善、圆信、朱大娘、马道婆、老祝妈、老田妈、老叶妈。

甄夫人、茜香国女国王、吴贵妃、周贵人、周奶妈、王子腾夫人、迎春之乳母、张妈、王奶奶、银姐、尤老娘、贾蓉之妻许氏。

数了一数,正好又是二十四位!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这些人在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下,也各有不同指向。就拿老叶妈来说,她不仅是茗烟的母亲,又是莺儿的干娘。这充分说明宝钗也嫁给了宝玉,因此她喻宝钗,但也是黛玉的绿叶。“临安伯”不用说也是黛玉,而水月庵的四个姑子,也一定是指向了贾府四艳。但由于智能与秦钟私通,她只能喻秦可卿,所以必须把智能换成圆信,意指惜春圆梦信仰。而智善年纪小,当与巧姐对应。“杨提督的太太”是“昨儿我已经叫人送去了(第十二回)”,早嫁之人,即是湘云,这说明湘云开始定的亲是杨提督家,后来退了婚,才嫁给卫若兰的。老祝妈是个“妥当”的,养竹子(喻主子),再喻妙玉身份,马道婆与凤姐儿当然脱不了干系。老田妈是稻香村种地的,一定是喻李纨无疑。而朱大娘是迎春的媒人,如此又可排出一列来,这次的领头人便是曹雪芹自己。第二列“甄夫人”影黛玉,“茜”是大红,喻宝钗。周奶妈是湘云的奶妈,张妈是私传之人,王奶奶是卜世仁(不是人)的邻居,银姐是卜世仁的女儿。作者也为他们安排了领头人-孔继宗,他与女儿国国王一样,也是个虚构的人物。又组成了整齐的两列!

曹雪芹、临安伯老太太、老叶妈、静虚、智通、老祝妈、杨提督的太太、朱大娘、圆信、马道婆、智善、老田妈、智能儿。

孔继宗、甄夫人、茜香国女国王、吴贵妃、周贵人、周奶妈、王子腾夫人、迎春之乳母、张妈、王奶奶、银姐、尤老娘、贾蓉之妻许氏。

最后要排出来的是那些“坏”女人,领头的男人当然是忠顺无疑,她们是:

忠顺、金桂、宝蟾、傻大姐、夏婆子、云儿、费婆子、善姐、灯姑娘、秋桐、小鹊、娇杏、鲍二家的。

这里面没马道婆,她虽然也坏,却是个“寄名干娘”,不似夏婆子是藕官的干娘。“探春”本身是个花名,初夏开花,因此对应夏婆子。这列的映射映表不映里,只是排一下序而已。鲍二家的与秦可卿一样,也是悬梁自尽。这列人物中,云儿和小鹊显得很无辜,但云儿是妓女,小鹊则是坏女人赵姨娘的小丫头,她们二人的“坏”是要先加上引号的,后三十回中应当会有“坏”的情节。傻大姐虽傻不坏,但也在此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