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邓丽珺(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风起70年代开始的修魔者》最新章节。
姜澜拍电影这段时间,宝丽多的郑东汉可没闲着,把《安澜·重制版1》卖到南洋去了。
在南洋有大量使用粤语的人群,粤语歌,粤语电影在那边很有市场。
迄今为止,《安澜·重制版1》这张唱片的销量已经突破了三十五万张,并且还在缓慢增长。
这么高的销量姜澜能分到多少钱呢?两百来万港币。
可见姜澜想靠卖唱片还债还是比较困难的,除非一个月出一张,还张张大卖。
然而姜澜唱片的卖点是创作,他本身的唱功和音色只能算过得去。
创作歌手嘛,一年能出两张唱片顶破天了。
但不管怎么说,姜澜现在在南洋算是成名了,
郑东汉正在运作姜澜到南洋去开演唱会捞钱,不过姜澜现在没空。
嗯,准确的说是去新马没空,在台北的演唱会,已经通过审批,确定下来了。
60年代到70年代初的香港是国语歌时代,甄妮、邓丽君、刘文正这些歌手在香港都非常受欢迎。
这个时期基本上只有台湾歌手的唱片往香港
卖,香港歌手的唱片是很难往台湾卖的。
但姜澜是个例外,《安澜·重制版1》这张专辑里选的歌,都是未来十年的无上经典,一位歌手只要拥有其中一首,就可以当成代表作,吃一辈子老本那种。这样的唱片,自然是可以打破语言的隔阂的。
《安澜·重制版1》在台湾上市之后,统计的销量超过两万张,一时之间,港台两地的媒体都大为震惊,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台湾媒体惊呼粤语歌来袭,而香港媒体则大肆吹嘘粤语歌反杀到台湾市场,言辞之间,颇为自豪。
与此同时,姜澜的小说也流传到了台湾。
《明报》出版了《铁血天骄》和《昆仑天机卷》,在香港卖出三十万册的销量。随后又在台湾出版,瞬间引起轰动。
古龙、诸葛青云这样的武侠名家都对姜澜大加赞扬。
姜澜的一书一专在台湾引起轰动,自然有必要开一场演唱会,和粉丝们见见面,巩固一下人气,顺便再搞点情绪值。
正好姜澜要去台湾拍电影,两件事都凑一起办了。
姜澜起了个大早,打了两套拳,又冲了个凉,喝了个早茶,才慢悠悠地往前往宝俪金的录音室。
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圆圆脸的可爱女生正在和郑东汉聊天。
这个女生自然就是一代歌后邓丽君了,现在的歌后刚满20岁,已经在东南亚非常知名了。
今年签约宝丽多之后,还进军了日苯市场。姜澜正要上前打招呼,就听邓丽捃笑容可掬地对郑东汉说道:“昨天我看见你儿子小基基了!”
郑东汉一头黑线,他儿子叫郑中基,今年两岁。一时搞不准邓丽君说的是他儿子还是他儿子的小弟弟。
“他好可爱啊。”
“真的啊?”
“一点都不像你!”
郑东汉笑容瞬间冻结。
姜澜在旁边听着,差点笑出声,怎么也没想到一代歌后居然是个搞笑女。
而且她这么调侃郑东汉,不怕人家打她吗?不过有一点她倒是没说错,因为郑家父子的确长得不像。
郑东汉虽然说不上帅,但勉强也称得上一表人才,他儿子暴龙哥嘛······
姜澜咳嗽了一声,出声道:“这位是邓丽君小姐吧。”
邓丽君扭头看见姜澜,立刻笑容灿烂地说道:
“姜少,你可算来啦,我等你等得好苦啊!”
姜澜顿时一头黑线,什么鬼!你可是我亲生爸妈的女神啊,你矜持一点行不行?
郑东汉打了个哈哈,说道:“既然你们双方都久仰大名,那就不用介绍了。”
姜澜和邓丽捃握了握手,笑道:“感谢邓小姐不远千里跑到香港来帮我录歌,辛苦了。”
邓丽君道:“听说姜少钦点我来为你的电影录歌,我还有些受宠若惊呢。”
姜澜很奇怪邓丽君为什么叫他姜少,一问才知道这个称号已经在南洋传开了,粉丝们都叫他姜少。
邓丽君是个搞笑女的性格,也就跟风叫姜少了,有点调侃的意思在。
两人互吹了半天彩虹屁,居然彼此都没有松手,直到邓丽君说:“那啥,再握下去,汗都出来了。”
姜澜惊觉过来,连忙松手,有些尴尬地道:“那啥,我们就开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