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遥远的问候(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青柿子》最新章节。

年三十中午,总算是回到了梁家沟,晚是晚了点,不过一进到村子里,老夏头就来了精神,这是好多天都没有过的精神头。家里,大姐带着小妮子已经包好了饺子,就等到大家回来下锅了。这样的感觉才像是一个家呢。

一进门,刚放下行李,夏玉存和姐夫毕成还在从车后备箱里卸东西呢,老夏头就点掂着竹扫把准备打扫院子呢。在厨房下饺子的夏妮看到了,就忍不住笑,说,“爹,你看看院子里有沫子吗?你想扫啥呢?”

老夏头仔细看了,可不是家里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看上去什么东西都像是他在家时候的模样,根本没有需要他动手的地方。看着老爹那木呆呆的样子,毕成过来跟老岳父解释,“我打的电话,叫夏妮先过来准备年饭的。行了,爹,赶紧的,进屋歇着吧!”话是这样说,老夏头开始念叨回家过年起,就想着院子里不知道会堆了多少脏沫子呢。他都想过了无数遍,进门第一件事儿就是要把院里屋里到处好好清扫一遍呢。其实,老头总是盼着说不到哪一天哪一刻她二婶子就会回来呢。这么长时间不在家里,她回来不能让她笑话家里没有个女人就会是乱七八糟的。

“毕成,赶紧的,你跟玉存你们先去放炮,顺便把对联也给贴上!”夏妮现在知道自己家亲弟弟这一次可是花了大价钱在鼎州城专门租了铺面,并且还出钱装修,过完年一家人都要过去呢,所以回到娘家跟过去当甩手掌柜不一样了,直接下灶伙做饭,心里一直都是美滋滋的,还是自己弟弟亲呀!

“姐夫,你贴对联,我来放炮!”夏玉存从小就喜欢放炮。小时候过年家里不富裕,都是跑到别人家里听炮仗响呢,等人家放完了,还会去捡空炮筒,最后把没有燃绕的火药倒出来,聚在一起,然后放在青石板上,燃个香头对住火药,滋啦一下,看着火药瞬间燃烧,也算是过过炮仗瘾。如今不用这么小气了,可是那种喜欢炮仗的感觉依然还在。

“弄好没有,我开始给老灶爷磕头了?”饺子出锅了,夏妮端了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已经放在了厨房上头贴有灶王爷画像的架子上,准备等放了炮仗,就跟灶王爷道个迟到的问候。

老夏头也一样配合着,把各种各样的对联贴在了树上墙上,这是规矩,出门见喜,都是喜庆事儿。最后,炮仗噼里啪啦响过以后,夏妮代替家长给老灶爷磕了三个响头,嘴里还不住地汇报着家里的事儿。等都结束了,饺子端到了堂屋里,三个晚辈都等不及要开吃了,可是还是没见到老夏头的人影。夏玉存就以为是老爹到后院里去方便了,没有在意,直接用手捏了一个饺子送到了嘴里,“大姐,不错,跟咱娘做的味道一样!”这就是作为弟弟对这个大姐的最好褒奖了。

“玉存,先别吃,去看看咱爹咋回事儿,大过年的,咱爹不在,咱们不能先动筷子!”夏妮对老家的这些规矩还是比夏玉存讲究多了。

无奈,夏玉存出来,到后院里叫了几声,没有人回答,只能到外面街上去看,一下子就看到老夏头在给二婶子那个院子大门上贴对联呢。夏玉存心里明白,老爹心心念念还在想着地球那边的二婶子呢。

看到儿子过来,老夏头就说,“也不知道这一会儿你娘她有没有吃上饺子?”

“爹,这个时候,美国正是二半夜的,放心吧,俺娘肯定会包饺子的。赶紧回家吧,饺子都凉了!”说着,上手将贴好对联,动手平整一下,也算是一份心意,然后拉着老爹回家吃饺子。

梁家沟的习俗是中午团圆,这一点跟城里人有太大的不同。不过熬夜都是一样的,特别是上了岁数的长辈们,总会聚在一起,把多少年的陈谷子烂芝麻都翻腾出来讲了一遍又一遍,好像只要活着,总是在大年夜里重复一遍,好多晚辈们的熬不住早都睡着了,大人们就将他们抱到床上,静等着第二天醒来时,新衣服就在枕头头上放好了,那么大年初一对孩子们来说就是穿新衣戴新帽的幸福时刻了。

老夏家单门独院,梁家沟只有这一家人姓夏了,所以年三十熬夜就显得单薄多了。不过今年不一样,家里多了夏妮和毕成,特别是还有个孩子,来回跑着,就感觉过年的气氛更加浓了。到了二半夜,小妮子睡着了,已经被抱到床上,作为姥爷的老夏头就悄悄地把早已经买好的花衣服放在了她的床头。

“听,什么在响?”夏妮耳朵还真灵。大家停住说话,确实听到手机铃声,不用说夏玉存赶紧进屋去,翻出来手机,他大概忘记了,如今的梁家沟已经有了手机信号,走出来,看了号码,不认识,就摁了接听键,“哥,春节快乐!”

这个世界上直接这样叫哥的只有吴小妹了。就这样,过去一段时间她生气了,改成了玉存哥,今天日头从西边出来了,又改回了叫哥。不过,夏玉存没有心思去想这些东西,听到这个异父异母的妹子还是非常亲切,“小妹,春节好。咱娘也好!”

“哥,你们肯定回老家了,对吧?我也好想回去看看呢!”还没说上三句话,吴小妹就动了感情,嗓音都有些哽咽。

“对,都在老家呢。大姐大姐夫,还有外甥女都在呢。可惜了,你们不在,要不咱们全家可是都齐了。”夏玉存把家里人都说了,就是没有提到自己老爹,也许在他下意识里,老爹本来就应该在的,他可是老夏家当家的。

“让我听一下咱爹的声音?”这可是夏玉存第一次听到这个咱爹从吴小妹嘴里说出来的。

“好的,你等着。”说话,夏玉存就把手机递给老夏头,大家刚才听到了,都知道是谁的电话,“闺女,”老夏头就这么一句话,居然说不下去了,看来老夏头心里是多想她们呀。

没办法,夏玉存接过手机,说,“小妹,明年要是能回来就安排回来一趟,全家人谷堆在一块儿,才算是幸福。”

“嗯,哥,我知道。”

电话挂了,等老夏头明白过来,就埋怨儿子,“咋没让您娘说一句话呢?”

就是呀,夏玉存怎么就没有想起来这一点呢?可是同时,夏玉存也觉得小小的奇怪,吴小妹都想听到老夏头的声音,那么为啥不让二婶子跟老头说句话呢?

电话挂了,老夏头就对三个孩子说,“你看看,当初你们都说不会亲,咋样,这不是很亲吗!”

夏玉存和毕成就点点头,同意老爹的说法,只有夏妮没有吭声,而是嘴角瞥了一下,还嘟噜了一句,“还不是因为俺弟弟现在发达了!”

声音很低,也许老夏头就没有听到,可是这句话提醒了夏玉存,大姐的话是难听一点,可是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毕竟上次夏玉存去了美国,给二婶子留下了一大笔钱,解决了吴小妹的大问题,这些话都是通过邢苏晴说的。如今她明白过来,要是没有任何感情,谁会拿出那么一大笔钱支撑她读书呢!

不过,很快,夏玉存也就打消了这个想法,觉得吴小妹还是很能干的,听说在美国可以业余时间打工赚钱的,加上助学金,不愁吃喝花销的。

大年初一,天不亮就听到梁家沟这个小山村里鞭炮声,此起彼伏,你就是想睡恐怕也睡不着了,这是老规矩,天亮前要起床吃饺子呢,欢迎老灶爷回家的。等再次跪倒地上给老灶爷磕头的时候,夏玉存跟毕成就哈哈大笑起来。

“干啥,严肃点,别让灶王爷听到了,不保佑我们了!”夏妮就提醒说。

“夏妮,你忘记了,昨天中午你不是已经给老灶爷磕了一回头了,那时候是不是老灶爷还没回来呀?”说罢,继续笑,夏妮就出来追着打他,想想也是,确实挺搞笑的,不过,夏妮的这份诚心灶王爷肯定是收到了。

老夏家没有近亲,不用像姓吴的那样,早早的要到同族长辈那里去叩头,那么夏玉存就在街上溜达,像是小时候捡炮筒那样,四处闲逛。路上,碰到三闹,“你这是要去哪儿呀?这么早。”

“走,去你家,给俺大伯磕头问安!”三闹很正式地说,明显手里还提着礼物呢。

夏玉存回家,看着三闹跟自己老爹鞠躬,同时献上一份礼物,只是三闹没想到家里还有个孩子,临时从口袋摸出来一张钞票,也不管多少直接给了小妮子。

“谢谢舅舅!”有红包拿,夏妮自然高兴。

“不是舅舅,这才是我舅舅呢。”夏妮三岁多了,已经懂得谁亲谁远了。

等三闹离开,夏妮就问弟弟,“他咋想起来给咱家送礼呢?”

夏玉存只是笑,不说话,还是毕成听到,走过来解释,“三闹现在是咱玉存的专职司机呢!你可能还不知道吧?”

听说三闹当了弟弟的司机,夏妮不镇定了,拉住夏玉存,说,“玉存呀,我说,三闹过去是啥人你也不是不知道,虽然你们同龄,一起玩耍,可是他三番两次被公社抓走,他手可是不干净,你要小心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