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甘宁音讯(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蜀汉新主》最新章节。
时光荏苒,转瞬半月有余,其间虽有五斗米教信徒零星滋事,然皆未兴波澜,旋即被平息于无形。随着这群信徒们或悄然逃离,或归于平淡,沔阳城内归于平和。
沔阳城,在庞羲的筹措下,粮秣充盈,更兼兵马扩编至五千精锐之师,锋芒毕露,现在的沔阳城防,坚如磐石,固若金汤,无人胆敢轻易侵犯。
张卫战败的消息,传遍四方,而南郑张鲁仿佛置身事外,波澜不惊,未有丝毫异动。
面对张鲁的深沉静默,吴懿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耐心蛰伏,选择以静制动,等候良机。汉中之地,一时之间,陷入了微妙的平衡之中,双方皆在暗中蓄力,静候决定性大战。
这一日,晨曦初破,刘琛与魏延在城墙上巡防之时,突然看见远方有四五骑黑影正在慢慢靠近。
“警戒!”
刘琛低沉声音划破清晨的宁静,瞬间唤醒了周围守军的警觉。他的眼神中看向身旁的魏延,两人未曾多言,相互默契点头间,便已心领神会。
魏延应声而动,城墙上的士兵们动作迅捷而有序,箭矢在弦,寒光凛冽,刀枪并举,严阵以待。
随着那身影靠近,其装束在晨光下更显英武非凡,只见为首者身着锦衣,肩跨雕花长弓,头插鸟羽彩带,腰间佩挂铃铛,此人不是甘宁,又能是何人。
刘琛嘴角勾勒出一抹淡然而自信的笑意,他目光深邃,静静地立于城头,不急不躁,等待着甘宁前来。
“吾乃张太守麾下都伯甘宁,奉令前来与吴将军谈判,交换张卫将军。”甘宁径直来到城下,无畏无惧,声音高亢洪亮。
“启城门。“刘琛的声音轻而沉稳,不带丝毫波澜,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闻令之下,魏延身形如电,瞬间掠至城门之下,其动作矫健,和守门的将士们一起挥动手臂,厚重的城门在众人的合力推动下,缓缓地向内开启。
与此同时,刘琛的身影也从城墙上轻步而下,显得从容不迫,“我,刘琛,既然想要交换俘虏,那便府衙内去谈吧。”言罢,他转身离去。
甘宁几人紧随其后,沉默不语,穿过街巷,最终步入府衙公堂内。
“吴将军在上,末将甘宁,吾等遵张太守之令,特来与将军协商迎回张卫将军之事。”甘宁身姿挺拔,言语诚恳,看向坐于主位上吴懿,微微揖首。
“张鲁贼子,悖逆朝廷,竟敢设伏暗袭我益州将士,其罪滔天!”吴懿声音冷冽如霜,威严凛然,“吾意已决,欲以张卫之血,祭我益州将士之英魂,尔等此番前来,正好做个见证。”
甘宁闻言,面不改色,语调恭顺而圆滑:“将军息怒,此事尚有转圜余地。张太守特命吾等携诚意而来,金银财宝,珍宝异玩,但凭将军开口,只求张卫将军能安然无恙。”
“吴将军,关于张卫之事,我心心萦诸策,可否移步书房详谈。”刘琛轻启朱唇,语带深意,对吴懿缓缓言道。
“好,书房之内,清幽雅静,正宜深谈。甘宁,你可独自而来。”言罢,吴懿轻拂袖袍,步履从容,先自向书房行去。
书房内,晨光透窗棂而入,斑驳陆离地映于几案之上,更添几分温馨与风雅。而刘琛与甘宁二人,即案而谈,共叙往昔的情谊。
“兴霸,自那日别离,心悬望,未尝稍懈,候君之至,满怀欣悦与期待。”刘琛眸光含笑,其声朗朗,笑容满面。
“少公子,宁幸不辱命,率麾下八百健儿,潜行匿迹,直入张鲁帐下,今张卫就擒,张鲁遣我偕其心腹至此,欲议张卫赎回之事,此乃天假其便,特来与少公子商榷大计。”甘宁身姿挺拔,英气勃发,躬身行礼间,其声沉稳而坚定,透着江湖的豪侠气息。
旁侧,吴懿正襟危坐于主位,目光于二人间流转,心中暗自揣摩。窥其言谈,默契盈然,目语间似蕴千言,不禁骇然,方悟刘琛执意于此书房密谋之由,盖因二人早有渊源,交情匪浅。
刘琛与甘宁一番短暂的寒暄过后,察觉到吴懿的惑色。乃展颜而笑,向吴懿细细陈说起与甘宁的相识以及提前布局,向其相托重任之事。
吴懿的目色,初犹疑云蔽月,渐转惊涛骇浪,终化敬仰滔滔。他惊叹于刘琛那超乎常人的预见力,竟能预先机而察,更佩其自创时局,化守为攻,胆略无双,魄力盖世。
“幸甚!有此少公子在侧,此战何惧。”吴懿面绽由衷之喜,色满信心,心则暗自庆幸不已。
“兴霸,愿闻你详陈,南郑近况若何?张鲁那厮,可有丝毫端倪泄露其谋?”刘琛目光复转甘宁,正色而问,欲悉局势微妙。
“吴将军,少公子,郡治南郑,近来风云变幻,暗流涌动。张鲁拥城自固,看似稳如泰山,实则内忧外患,张修死后,其部难以兼并。麾下诸将,心怀异志,暗中较劲,各图其利。而张鲁本人,亦在权衡利弊,犹豫不决。”
“至于异动,确有蛛丝马迹可寻。近日,南郑城防加强,兵马调遣频仍,似有备战之态。汉中兵马,久安而怠,锋芒未露,看似不足为虑,然张鲁所行之政教合一,深得民心,信徒广布,其势之盛,犹火借风势,愈燃愈烈,不可小觑。”
甘宁言罢,目光炯炯,虽已洞悉南郑城的局势,然而,提及那五斗米教,他的神色不由凝重了几分,显露出难以掩饰的忌惮之情。
刘琛听后,双眸微眯,忧色亦深,盖以五斗米道的势力,其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潜滋暗长,彼亦茫然无措,未得其策。
三人咸知此战的棘手,便在于那五斗米教,其众皆为芸芸百姓,强压诛戮,皆是悖逆天道之举,张鲁正是紧握这份人心所向,显得难以撼动。大义所存,益州军进退维谷,每一思,每一行,皆需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