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琐事(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要回农村》最新章节。

今天遇到的钟卫民不是钟跃民,这也不是血色浪漫的世界,很正常。

沿着什刹海一带跑了五公里,周大勇这才回四合院。

快到四合院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包袱。

“外婆、这是合作社那边提供的材料,一共五双鞋的材料,月底交一次成品。”

外婆接过勇娃递过来包袱,打开一看,里边有几叠一尺见方的白粗布,还有就是一些做鞋面的黑色细布,几卷粗线、一包针、还有一把剪刀,一套缝纫工具。

“这么多布料、要求多久做好?”

外婆以前只是单做过,都是用破布头之类拼成,哪里能像这样上好的粗布。嗯、还好是裁剪好的,要不估计肯定会有人起小心思。

“没啥要求,一个月做一双都可以。不过这些材料压了五元钱的,交多少货、在工钱里扣除。”

这样编谎话合理吧,至少外婆信了。

“哎呦欸、多好的布料裁这么小、可惜了的。”

不知道啥时候,闫埠贵在门口伸长脖子看见了展开的包袱、帮着心痛。

“闫老师进来坐,这不是糊纸盒的营生退给街道了吗、这是我一个同学在合作社找的活。”

周大勇说着、两三下将包袱收起来,让外婆拿进里屋。这才让进闫埠贵。

看着包袱人家都收了,闫埠贵也就说起街道最后将糊纸盒的活儿给了唐家。毕竟以前也给贾家糊过纸盒,但是弄得一塌糊涂、最后贾张氏还撒泼、大闹一场。这次街道怎么会再给贾家呢。

外婆进来摆饭、没啥稀奇饭菜,闫埠贵见没人出声留客,只好回家。

又到周日,表哥回来家,外婆少不了又开了一个罐头。周大勇隔几天就拿两三个罐头回家,隔天就可以吃一个。

“贤文,这是你上个月的工资,一共十一元八毛。以后要省着花。”

外婆拿出装工资的信封,交给孙儿。

武贤文接过,取出钞票看了一下,拿出五元要给婆婆。

“婆婆,这个你拿着、以后我每个月都给你五元哈。”

“贤娃懂事了。”

这孙子、周大勇心里腹诽一下。以后自己有二十一元,只给五元。家里这祖孙两没了糊纸盒营生、就靠五元真的会过不下去了。不过婆婆真的很开心,说孙儿现在懂事了,知道给家里钱了。

没办法,最简单的算术,八元多还是五元多?外婆选五元多,那也外婆有外婆的道理。总不可能算明白了好让外婆自己生气吧?又不是真的没钱过活。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八月二十四,明天要去工业学校报到。今天得处理一些琐事,外婆说要交几双千层底布鞋。拿出来一看是五双。

“这么快,外婆你别累着了。”

外婆却是笑着说:

“不累,三大妈帮着做了两双,勇娃,你今天去叫货再多拿些材料回来吧。”

原来是这样,检查了鞋底,都是很密的针脚,质量不错。闫埠贵不靠谱,三大妈做事还行。

“行、外婆只是别累着你老人家。”

还是用包袱装好布鞋,去找老韩吧,不管他那要几双,这过程必须走到。以后自己如果出差啥的,还要让老韩上门收货呢。

当然跟老韩关系好了,也去过韩冬他家,就在皇城根儿鬼市后边一个胡同,一进的小院只能算三合院,没有倒坐房。小院住了四家人、韩家住了三间正房,老韩家里六口,老爹生病休养,母亲操持家务。看上去老韩三十多岁、真实年龄只有二十五岁。还有两个弟弟、韩天、韩夏、一个妹妹韩曦。老二韩天在跟着干装卸,老三韩夏在外地当兵,妹妹还在上初学。

夏小五家就住在东厢两间房,家里四口人。西厢房住着两家人这会都不在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