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教学生(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阙题2》最新章节。
青莫看着下方逐渐止歇的歌舞道:“夫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孟夫子曰:‘恭敬之心,礼也。’小戴曾言:‘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各家学说思想不同,对于礼的定义也不一样。”
随后青莫看着白泽道:“你母亲自幼饱读诗书是淮北有名的才女,你年纪虽小应该也读过夫子他们的著作,说说看你认为礼是什么?”
白泽思索片刻道:“权衡之术。权其利害以定规,衡其缓急以施礼。”
这句话其实就比较委婉了,并没有道出白泽心里的实际想法。在白泽心里所谓的礼法不过是严明军队纲纪,安稳后方民心的工具罢了。
但是青莫毕竟多年带兵打仗对于兵家的了解普天之下没有几个人超过他,所以他一听就听出了未尽之意,所以他只是笑道:“这话要是被你母亲听到了非得打你不可。”
毕竟颜玥宁作为传统的儒家修士,一直以来都是恪守先贤对于礼道弘道扬善的教诲,白泽的这套重实效轻文饰的思想在她眼里就是妥妥的异端了。
不过白泽一脸无所畏惧,他作为兵家修士当然是从实用主义出发,况且母亲和他思想的冲突又不是第一天形成的,反正到最后母亲都会妥协。
而青莫则神情有些意味深长道:“儿子和母亲有了意见分歧最多不过是被教训一顿了事,可是如果儒家和兵家有了分歧又该如何呢?”
白泽顿时有些惊疑不定,不知道这位大佬是不是在明示他些什么。
不过青莫没有回答他的疑惑转而介绍道:“云缙认为礼者,天地之序也。他信奉内圣外王之道,以内在五常牵引外在五行之德从而执掌天地之序。”
“五常之论始于第六纪早期一位董姓儒生所著的《春秋繁露》,自他以后的儒家修士一般以五常而论。不过因为孟夫子是四端说,并没有加上信,因此儒家内部其实大体分为五常伦和四端说两派。”
白泽奇怪道:“夫子是什么思想?”
在他看来,在夫子健在的情况下,儒家内部产生理论分歧本身就是件并不合理的事情。
青莫只能继续耐着性子解释道:“夫子在第五纪开始不掌管人间事务并不单单指主持仪式解决问题这种事务,也包括夫子不再管理诸子百家内部的思想和理论争端。夫子的不插手是全方位的不插手。”
青莫继续道:“这是人间诸子学说的普遍共识。”
白泽顿时为自己的学艺不精感到不好意思。
不过青莫对此没什么反应,只是继续介绍道:“在实际上董生的理论更加系统,更加方便儒修的修行。但是四端说的儒修普遍指责五常论偏离儒家本意,使得修行更加功利化,并且五常和五行相关联也过于牵强。”
白泽听到这倒是心里更加支持五常论。
随后青莫道:“我废这么多功夫向你介绍,一是因为担心你连云缙的根底都没搞清楚,使得等会机缘在前却不得其门而入。二是告诫你修行之道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诸子学说求人道更是要求学以谨,失之谨慎毁道人亡也不过是小事。在这点上你就不要和你父亲学了,就连你叔公论起做学问也不过一般般,倒是可以和你外公多学学。”
对于青莫的话白泽当然言听计从,在人间界论起知识渊博,青莫是妥妥的包三争二。
这个排名还是当初白泽跟着白璋去看望白恒的时候,白恒私下和他说的。
按照白恒的说法,这个排名包括夫子。
所以对于青莫说的一切白泽都是牢牢记在心里的,毕竟以后再想遇到这种大佬一对一贴心指导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白泽分外珍惜这次机会。
不过白泽不知道的是,青莫就算是对自家亲传弟子都没有这么细致过。
因为他的大徒弟苏白出自眉山苏氏,作为鼎鼎有名的儒家大族,苏白的基础知识相当扎实,同时苏白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才被迫儒道转仙道拜入他的门下,本身也有一定阅历了,因此青莫在事实上教的相当舒心,并不需要考虑这些基础问题。
不过到二徒弟的情况就比较特殊了,因为二徒弟是他的亲儿子。
不过因为深渊之灾的问题,二徒弟谢康的教导实际是上妻子手把手教的。
等到青莫抽出空来的时候,谢康已经入五境了,自然也不需要考虑这些基础问题。
实际上纵观青莫一生,他几乎都没教过低于五境的学生。
他十八岁下小云山,一日入五境的时候就已经是道门宗师,随后又被破格提拔为道门总坛云山观的讲师。
而能够入云山观进一步求道的要么是七境以上的老前辈,要么是道门各派五境以上的仙苗。
青莫教五境以下的经历,那得追溯到他在小云山教自家师弟符禾的时候了。
但是显然白泽是没法和符禾相提并论的。
所以青莫的心情其实多少有点微妙,一方面出于对于未来的预知,他作为长辈自然要尽己所能的给些指导;另一方面,白泽的知识水平多多少少有点冲击他的认知下线。
当然这对于青莫而言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他正好有个分身在带孩子。
虽然那几个孩子基本没有参考价值。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负责人的长辈,他当然不能说假话忽悠小朋友,但是有些问题的答案本身就是假的就有点难办了。
当然这件事依然难不倒他,毕竟人间诸子学派公论关他道门什么事情?